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共青团荣誉制度建设:理论探析、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21 02:10
   共青团的双重联系功能决定了荣誉制度的双重属性,二者构成了共青团荣誉制度运行的组织基础。团员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本质上都是共青团荣誉制度的产物,共同形成了团员青年自觉履职尽责的持久内在动力。具体来讲,团员荣誉感是团员自豪感与责任感的内隐基础,团员责任感是团员荣誉感和自豪感的现实基础,而团员自豪感是团员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中介桥梁。当前的共青团荣誉制度建设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现实困境:荣誉获得率偏低,两极分化明显;荣誉标准泛化,政治特征不突出;团内荣誉的自我成长作用不强;荣誉设立制度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建设一体化的共青团荣誉体系,提高共青团荣誉的社会认可度;完善分级激励的共青团荣誉制度,实现对青年全方位教育引导;构建"政职相辅"结合,兼具政治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共青团荣誉制度;创新政治信仰核心标准,确保共青团荣誉制度的政治本位等举措,有望成为共青团荣誉制度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共青团及其荣誉制度建设的理论探析
    1. 共青团组织的双重联系功能
    2. 共青团荣誉制度的属性与功能
    3. 团员的荣誉感、自豪感与责任感
二、共青团荣誉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
    1. 荣誉获得率偏低,两极分化明显
    2. 荣誉标准泛化,政治特征不突出
    3. 团内荣誉的自我成长作用不强
    4. 荣誉设立制度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三、共青团荣誉制度有效建设的实践路径
    1. 建设一体化的共青团荣誉体系,提高共青团荣誉的社会认可度
    2. 完善分级激励的共青团荣誉制度,实现对青年全方位教育引导
    3. 构建政职相辅,兼具政治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共青团荣誉制度
    4. 创新政治信仰核心标准,确保共青团荣誉制度的政治本位



本文编号:405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05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