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5-06-28 05:25
人民主体思想一直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人民主体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承认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将它贯彻和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内涵和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绪论、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和结论等几个部分。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和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基础上,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文化土壤,进而论述了主要内容和特点,最后提出实践和理论上的若干价值意义的思考。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在国内、国外两个大背景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局势下,对党的人民观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深刻理解人民主体的理论,又能在实际中将服务人民的思想更好地渗透进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在实践中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和重点
1.4 研究的创新与困难
1.4.1 创新之处
1.4.2 所遇困难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1.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起源
2.1.2 “闻之于政,民者万世之本”的发展
2.1.3 “君为民设,君为民仆”的升华
2.2 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和人本主义的研究
2.2.1 西方哲学人本主义的研究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主体的研究
2.3 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民主体理论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主体和资本批判思想
2.3.2 列宁的新型国家改革及工农主体构想
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2.4.1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首创
2.4.2 邓小平“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继承和发展
2.4.3 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传承和升华
2.4.4 胡锦涛“以人为本”的丰富和完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的经济建设
3.1.1 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深化供给侧改革
3.1.2 全民共建共享经济成果,完善分配制度
3.1.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振兴乡村发展战略
3.2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2.1 坚持依法治国,维护人们当家作主的权益
3.2.2 积极落实人民政治参与,加强主人翁意识
3.2.3 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3 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人民创作导向的文化建设
3.3.1 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3.3.2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3.3.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3.4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3.4.1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就业质量和人均收入
3.4.2 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4.3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3.4.4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成果
3.5 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
3.5.1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3.5.2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3.5.3 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培养生态文明人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鲜明特点
4.1 广泛性和真实性的有机统一
4.1.1 主体和权利的广泛性
4.1.2 制度保障的真实性
4.2 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4.2.1 一脉相承的文化继承性
4.2.2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4.3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4.3.1 鲜明的时代性
4.3.2 坚定的人民性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1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思想
5.1.2 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5.2.1 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2.2 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4493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和重点
1.4 研究的创新与困难
1.4.1 创新之处
1.4.2 所遇困难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1.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起源
2.1.2 “闻之于政,民者万世之本”的发展
2.1.3 “君为民设,君为民仆”的升华
2.2 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和人本主义的研究
2.2.1 西方哲学人本主义的研究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主体的研究
2.3 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民主体理论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主体和资本批判思想
2.3.2 列宁的新型国家改革及工农主体构想
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2.4.1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首创
2.4.2 邓小平“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继承和发展
2.4.3 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传承和升华
2.4.4 胡锦涛“以人为本”的丰富和完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的经济建设
3.1.1 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深化供给侧改革
3.1.2 全民共建共享经济成果,完善分配制度
3.1.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振兴乡村发展战略
3.2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2.1 坚持依法治国,维护人们当家作主的权益
3.2.2 积极落实人民政治参与,加强主人翁意识
3.2.3 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3 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人民创作导向的文化建设
3.3.1 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3.3.2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3.3.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3.4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3.4.1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就业质量和人均收入
3.4.2 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4.3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3.4.4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成果
3.5 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
3.5.1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3.5.2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3.5.3 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培养生态文明人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鲜明特点
4.1 广泛性和真实性的有机统一
4.1.1 主体和权利的广泛性
4.1.2 制度保障的真实性
4.2 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4.2.1 一脉相承的文化继承性
4.2.2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4.3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4.3.1 鲜明的时代性
4.3.2 坚定的人民性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1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思想
5.1.2 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5.2.1 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2.2 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4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54493.html
上一篇: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话语建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