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1中国历史版图及其人口估算Fig.1China'shistoricalterritoryandpopulationestimationmethodsinvariousmissing-recordedareas
的分界线,只有在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区际之间,人口密度才会有显著的高低变化,比如城市和乡村之间、农耕区域和畜牧区域之间。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差异,应该存在于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人口承载力大,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畜牧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人口承载力低,....
图3),大致就是今沈阳市—张家口市—大同市—榆林市—天水市—成都市—雅安市—西昌市—大理市各城市节点的连线,简称“沈天大弧线”
10期龚胜生等: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0.6775。经图形比对,三阶函数的拟合较指数函数的拟合为优,故选择三阶函数式(2)进入下一步。第二步:将三阶函数式(2)导入ArcGIS10.3软件,以99°E为起点,从西到东每隔0.5个经度取点求值,在现今中国....
图4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两侧地形、气温、降水、城市的分异Fig.4Thetopography,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urbandifferentiationbetweenthenorthwestandsoutheastsidesofChina'sdemographicborderline
地理学报74卷3.3.2人口疏密区分界线刻画的人文地理分异表4是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东南半壁在人口、城市、经济、政区方面分异情况。表4中GDP数据来自《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4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43],港澳台地区的GDP数据原以本币统计,文中依据图4中国人....
图52010年中国人口集中度极值区Fig.5Theextreme-concentrationareaofChina'spopulationdistributionin2010
时期,东南半壁都是中国县治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表4显示,中国人口分界线的东南半壁分布着全国86.26%<sup>8</sup>7.64%的县级以上城市,“政区集中度”也都在2倍以上,最高达2.71,最低为2.01,排列顺序为:“沈天大弧线”>“山兰防弧线”>“沈兰西弧线”>“爱辉腾....
本文编号:4052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052980.htm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