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共组织运作中的行为控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19 00:31
  当前,由公共组织主导的社会结构和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建立一个规范、高效运转的公共组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控制公共组织运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权力行使及责任履行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理论中最具方法论和规范性的流派之一,其理论核心是设计一种合理的控制机制,给代理人提供各种激励和约束,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预期目标努力工作,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双赢”的格局。其有效的控制机制,不仅在私人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渐拓展到公共组织中来,对当代公共组织运作中行为控制机制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 我们说,在公共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将公共组织的运作管理理解为相互作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以一定的契约为基础,互相寻求自己的利益和最优交换模式。 然而,公共组织管理目标、组织结构、所处外部环境等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公职人员人格主体的特殊性以及机会主义本身的隐蔽性,决定了在委托代...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公共组织
    1.1 “公共的”和“私人的”
    1.2 公共组织的特性
        (1) 公共性
        (2) 强制性
        (3) 回应性
    1.3 公共组织范围的界定
2 行为控制
    2.1 行为控制与一般控制的异同
    2.2 行为控制机制的内部运行机理
    2.3 行为控制的必要性
        (1) 组织结构层次
        (2) 组织外部环境
        (3) 组织价值取向
        (4) 组织文化理念
        (5) 组织管理目标
    2.4 公共组织运作中机会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
        (1) 败德行为
        (2) 短期行为
        (3) 共谋行为
3 委托代理理论
    3.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前提假设
        (1) 信息不对称假设
        (2) 经济人假设
    3.2 委托代理论在公共组织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3 与私人组织相比公共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性
        (1) 初始委托人缺位
        (2) 委托代理链条的多环节性
        (3)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多元化
        (4) 公共组织产权归属的独特性
        (5) 代理人身份的取得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4 公共组织运作中行为控制问题分析
    4.1 案例分析:吴江市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巨额受贿案
        (1) 案例概况
        (2) 案例分析
    4.2 “人性假设”行为控制问题分析的逻辑起点
    4.3 “外部环境”行为控制问题分析的物质载体
        4.3.1 外部环境分析
        4.3.2 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4.4 “激励约束”行为控制问题分析的基本框架
        4.4.1 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4.4.2 激励与约束的对象
        4.4.3 关于激励与约束的方式
5 优化公共组织运作中行为控制机制的具体构想
    5.1 不断完善强制性制度建设
    5.2 建立有效的薪酬驱动机制
    5.3 强化道德自律的功能
    5.4 实行个性化的激励约束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0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050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