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18-06-07 00:36

  本文选题:田汉 + 王尔德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田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要剧作家和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他以1920年发表《梵峨嶙与蔷薇》为始进入文坛,其后创作了大量新浪漫主义的作品,极具浓厚的个人艺术特色。到三十年代,田汉的创作风格发生改变,偏向现实主义,尤其以历史剧的创作为主,包涵了更多的政治理念和现实因素。本文的研究范围是田汉创作的早期阶段,即从步入文坛到三十年代这段期间的创作。 田汉1916年东渡日本求学,并通过日本这座桥梁,接受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但是对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田汉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终演变成一种“田汉式”的不彻底的唯美主义主张。 目前关于王尔德对田汉的影响研究比较少见,只有少量论文从译介角度出发对田汉与王尔德联系进行了研究,罕有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论文。本文试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出发系统的梳理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和王尔德唯美主义在田汉接受过程中的变异。 第一章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谈起,简述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史。二者都具有浪漫多情思的气质和都遭遇了人生大不幸是田汉接受王尔德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原因。 第二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田汉如何具体的把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融入自己的早期创作中。田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至上”的文艺观,和他爱用的“爱”与“死”与“美”的创作模式,以及不时流露出来的伤感颓废情调都跟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田汉的唯美主张和王尔德唯美主义之间的差异。田汉唯美主义主张是承接王尔德唯美主义而来,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语境和个人成长学习经历的原因,田汉的唯美主义蒙上了“美化人生”、“拯救人生”、“拯救社会”功利的色彩,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美主义。
[Abstract]:Tian Han is an important playwrigh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founder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He entered the literary world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Brahmo Mountain and the Rose in 1920, and then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Neo-Romantic works with strong individu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By the 1930s, Tian Han's writing style changed and tended to realism, especially in historical drama, which included more political ideas and realistic factors.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is paper is the early stage of Tian Han writing, that is, the period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to the 1930s. Tian Han traveled to Japan to study in 1916, and through this bridge, he accepted Wang Erde's aestheticism and integrated it into his own creation. However, the aestheticism Tian Han of Wang Erde was not accepted completely, but added his own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a kind of "Tian Han" imperfect aestheticism.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Wang Erde on Tian Han is rare. Only a few papers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an Han and Wang Er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nd there are few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pap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comb Tian Han's acceptance of Wang Erde aestheticism and the variation of Wang Erde aestheticism in the process of Tian Han accept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e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begins with Wang Erde's aestheticism and describes Tian Han's acceptance history of Wang Erde aestheticism. Both of them have romantic and multi-sentimental temperament and have encountered great misfortune in life, which is the basic condition and important reason for Tian Han to accept Wang Erde. In chapter two, from the angle of text analysis, the author expounds how Tian Han concretely integrates Wang Erde's aestheticism into his early creation. Tian Han's literary view of "art first", and his love of "love" and "death" and "beauty" in his works, And the sentimental decadence revealed from time to time and Wang Erde aestheticism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an Han's aestheticism and Wang Erde's aestheticism. Tian Han aestheticism is a continuation of Wang Erde aestheticism, but the two ar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ontext and personal growth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Tian Han's aestheticism is a kind of incomplete aestheticism, which has the color of "beautifying life" and "saving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106.3;I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晓;;《夜莺和玫瑰》对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2 陈琦;张新颖;;生活/艺术之美——解读《道连·葛雷的画像》[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3 王恒恩;;浅析王尔德童话与传统童话的对立[J];作家;2011年16期

4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吕颖;;唯美的衰落——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中唯美与现实的冲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6 杜以向;;简评王尔德的《一个理想的丈夫》人物塑造及语言特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毛峥嵘;;周恩来对田汉的关爱[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07期

8 曹亚南;;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和价值追求[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林德福;段绍俊;;酷儿理论视阈中的王尔德[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晋;;《莎乐美》:王尔德“去英国化”的一部作品[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伟;;怀念田汉先生 学习田汉先生——在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2 陆炜;;再论“田汉精神”[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3 马少波;;田汉同志与祖国同在[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4 屠岸;;田汉——“壮绝神州戏剧兵”[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5 沈毅;;怀念田汉 景仰田汉——下一代人的思考[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6 郭超;;忠情气壮 正义养格——赞田汉风骨[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7 黎之彦;田灿;;田汉的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纪念田汉110周年诞辰[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8 宋宝珍;;关于田汉南国戏剧的再思考——为纪念田汉诞辰一百周年而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9 杨景辉;;《关汉卿》的意义——纪念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10 宋宝珍;;田汉的戏剧观与戏剧批评[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满岩;田汉为什么被重新关注?[N];北京日报;2001年

2 刘平;这个田汉不真实[N];文艺报;2001年

3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记者 孟祥宁;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6 王松;凝视田汉[N];文艺报;2011年

7 于烈;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8年

8 阴棣丞 刘志荣;文化战士田汉[N];中国老年报;2001年

9 赵荔红;悲怆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云渚 编辑;世人折断了他洁白的羽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宗蓉;田汉戏剧的唯美倾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斌;“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素;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及其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陶红雨;田汉建国前戏剧的民众化倾向[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籍宏娟;田汉话剧创作与日本[D];山西大学;2010年

4 陈星君;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小荣;中西戏剧传统与田汉早期戏剧关系[D];安徽大学;2010年

6 施翊磊;美之悖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萍;王尔德及其花花公子面具[D];河北大学;2009年

8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海华;中西方文学语境下的王尔德童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毛秋月;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艺术自主性[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8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88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