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庞德《诗章》的现代主义诗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8-05-06 21:15

  本文选题:庞德 + 《诗章》 ; 参考:《国外文学》2014年01期


【摘要】:庞德的《诗章》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标新立异的现代诗歌技巧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庞德通过意象的网络、碎片的美学、蒙太奇与全景手法以及拼贴艺术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探究长篇诗歌发展的新途径。《诗章》不仅体现了诗人开拓现代诗歌新领域的远大志向,也表现了诗人超凡的诗歌艺术想象力和对现代诗歌艺术特征的独到领悟。
[Abstract]:Pound's chapter of poetry has become a model of modernist poetry with its uniqu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nnovative modern poetic skills. Pound explores new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poems through the network of images, fragments of aesthetics, montage and panorama, collage art and other modernist artistic techniques. It also shows the poet's extraordinary poetic artistic imagination and his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etr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YS041) 上海师范大学第六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建设项目(A-7031-12-001025)
【分类号】:I712.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和现代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诗性省思——叶维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王振;;“月亮”之美——象征主义在劳伦斯小说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程荣;;论“词中有画”——以柳永词为中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陈育德;“诗中有画”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吗?──《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的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蔡玉辉;《荒原》中的意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吴桂霞;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戏剧冲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刘晓云;;中国二十世纪初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王光明;;“失养者”的追寻——叶维廉的诗学批评[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蒋登科;;论叶维廉诗论的学术品格[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泉生;郑艺群;;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泉生;;环境法学认识论——生态整体论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樊婷婷;;进入主体间性——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达海军;;船山诗歌题材及其分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袁渊;《浪》:一部关于存在的“诗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罗秋荣;痛苦而丰富的“追寻”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露;《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原型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晓燕;探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艺术[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谢亮;欧阳修《诗本义》的《诗》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璐;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理念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娟;王蒙微型小说语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英;“一张嘴道出一个民族的话语”:庞德的抒情史诗《诗章》[J];国外文学;2003年03期

2 罗朗;意象的中西合奏与变奏——庞德意象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差异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孙宏;庞德的史诗与儒家经典—— 一个现代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求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张子清;美国现代派诗歌杰作——《诗章》[J];外国文学;1998年01期

5 赵毅衡;为庞德/费诺罗萨一辩[J];诗探索;1994年03期

6 周芳;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之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吕敏宏;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情结——从庞德诗歌看英美意象派的创作原则[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刘灌楠;“意象并置”与灵魂对比──庞德诗歌新解[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袁欣;意象主义之桥——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式[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10 刘X;;方块里的神韵:论庞德对汉字的解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丛滋杭;;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沟通障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丹蓉;;浅谈中日古典文学诗歌中“蝉”的意象——从《新撰万叶集》上卷入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4 李曼;;《达洛维夫人》的隐喻悖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洁敏;;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庞德诗作初探[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6 朱梅;;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兼论“仿黑人滑稽戏”传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丽贤;;幻想监狱:论《蝴蝶君》中的蝴蝶固像对东西方想象力的束缚[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飞;;试用语料库分析《悲悼》中海岛的意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晓玲;;爱米莉.狄金森自然诗初探[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凤高;浪漫主义者的肺结核病意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王友贵;乔伊斯与中国碎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朱莉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袭人的寂寞传达诗歌的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孙静;中国文化情结造就了庞德[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张大春;欧文小说独特布局和他神秘病症有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张剑;庞德与中国:“东方主义”和民族身份的建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方磊;世界就是荒原[N];中国保险报;2004年

8 陈旭江;喜悦的智慧 快乐的科学[N];光明日报;2007年

9 王久辛;熟视无睹与闻所未闻[N];文艺报;2010年

10 西马;后现代之诗[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2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3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5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6 姚晓萍;境界与精神[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8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10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佑坝;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倩;庞德的中国情结[D];河北大学;2007年

3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骏;从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看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路琦;对爱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中意象的图式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6 刘军;从《金苹果》看韦尔蒂的小说艺术[D];吉林大学;2005年

7 田红义;论罗伯特·洛威尔挽诗的荒原主题[D];河北大学;2005年

8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景朝亮;充满矛盾的人生和写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本文编号:185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5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