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18:31

  本文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计划生育 视觉语法 宣传画 多模态语篇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为语言不再是构建和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社会符号,如图像,手势,声音,视频等也逐渐成为建构意义的重要资源,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多模态已经成为语篇的一个突出特性。然而,以往的语篇研究多集中于语言这种单一模态上,对图像等其他模态的社会符号分析甚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Kress和Van Leeuwen两位学者逐渐发展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一套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新理论,即视觉语法。对应于功能语法所讲的语言的三大元功能,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图像也可以体现三种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数十年,计划生育宣传画在政策的宣传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各个年代典型计划生育宣传画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旨在探究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时期是如何被构建的,以及这些构建方式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具体来说,在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主要被构建成革命的需要。到了80年代,计划生育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它在很大程度上被构建为发展经济的需要。从90年代到现在,计划生育和更多的社会议题联系了起来,比如关爱女孩,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分析表明,计划生育宣传画通过在向量,接触,距离,视角,情态,信息值和显著性等方面的加工,在不同时期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并且这些意义的构建与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关键词】:计划生育 视觉语法 宣传画 多模态语篇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
【目录】:
  • Abstract4-5
  • 摘要5-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8-9
  •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 uestions9
  • 1.3 Research Method and Data Collection9-10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0-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15
  • 2.1 Early Studies on Signs11-12
  • 2.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12-13
  • 2.3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MDA)13-1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5-22
  • 3.1 Introduction15
  • 3.2 Kress and Van Leeuwen’s Visual Grammar15-21
  • 3.2.1 Representational Metafunction15-17
  • 3.2.2 Interactive Metafunction17-19
  • 3.2.3 Compositional Metafunction19-21
  • 3.3 Summary21-22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Posters of Different Ages22-44
  • 4.1 Introduction22
  • 4.2 Analysis of the Posters of 1970s22-30
  • 4.2.1 Analysis of Poster 122-26
  • 4.2.2 Analysis of Poster 226-29
  • 4.2.3 Summary of the Posters of 1970s29-30
  • 4.3 Analysis of the Posters of 1980s30-37
  • 4.3.1 Analysis of Poster 330-34
  • 4.3.2 Analysis of Poster 434-36
  • 4.3.3 Summary of the Posters of 1980s36-37
  • 4.4 Analysis of the Posters of 1990s37-44
  • 4.4.1 Analysis of Poster 537-39
  • 4.4.2 Analysis of Poster 639-42
  • 4.4.3 Summary of the Posters of 1990s42-4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4-47
  • 5.1 Major Findings44-45
  • 5.1.1 Changes of the Posters44-45
  • 5.1.2 Continuity of the Posters45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45-47
  • Bibliography47-49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9-50
  • Acknowledgements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瑾;曾蕾;;学术会议英语演讲语篇多模式语言符号意义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2 陈瑜敏;秦小怡;;教科书语篇多模式符号的介入意义与多声互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2期

3 曾蕾;;动态多符号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5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72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72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