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利用Micro-CT研究大鼠脊髓微循环的形态学

发布时间:2025-07-18 22:46
  目的:应用Micro-CT建立正常大鼠脊髓胸10段微循环的三维图像,获取正常大鼠脊髓微血管相应的参数数据,建立一种新的脊髓微循环数字化的研究方法,为血管相关性脊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3只,雄性,体重在250-300g之间。水合氯醛麻醉后,暴露胸腔,经左心室插管至主动脉,剪开右心耳。依次灌注肝素钠生理盐水、福尔马林和Microfil造影剂。尸体标本于4℃冰箱冷藏过夜。24h后收取大鼠脊髓胸10段标本,行Micro-CT扫描,设定合适的阈值,重建大鼠脊髓微循环三维图像,对其进行相关的形态学定量分析,比如血管的走行、相互联系方式以及分布范围等方面,得到血管容积比率(TV)、血管连接度(Conn.D)、血管平均厚度(Tb.Th)和血管间距(Tb.Sp)的相关参数。 结果:通过该方法成功的建立了大鼠脊髓微循环的三维图像。大鼠脊髓微循环的立体结构显示,脊髓的前后动脉环绕于大鼠脊髓表面并相互沟通,形成不规则的血管网。在断面上可见脊髓各部位血管的密度和形态各不相同,白质区域微血管网较粗而稀疏,直径差别较大,微小动脉干分支进入灰质;灰质内毛细血管较细而密度极高,...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一2整体观该图为大鼠胸9一胸n段脊髓微血

图3一2整体观该图为大鼠胸9一胸n段脊髓微血

七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结果体素显影导致其形状不规则(如图3一1一A)。当阂值设定为3000时,可见脊髓内部毛细血管血管显影较好,同时直径较大血管形状较规则(如图3一1一B)。当闽值设定为3100,得到的脊髓微循环图像血管显影仍较好,但较闽值为3000时血管的连续性稍差(如图3一1一C....



本文编号:4057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57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2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