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生态幸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9:00

  本文关键词:生态幸福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幸福观 生态危机 异化幸福观 和谐 可持续 构建


【摘要】: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们在“危机、反思、进步”的模式中选择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强调在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文明形态。生态幸福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为主旨,摈弃以往各种异化的幸福观,注重人类幸福的“生态维度”,重塑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强调人们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重的幸福理念。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观”入手,引导出生态幸福观的概念,并提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和中国传统幸福观中汲取其中宝贵的理论精华,作为生态幸福观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生态幸福观产生的现实背景进行整理和论述,提出当前各种危机,如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出现是生态幸福观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而以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题的各种异化幸福观是生态幸福观产生的另一个现实背景。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是对生态幸福观内涵和其特征的阐述。本部分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物质基础这四个层面来阐述生态幸福观的涵义,提出以人与自然关系上追求和谐共处、人与人关系上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追求自我实现、物质基本上追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生态文明时期下新型幸福观是以科学性、整体性及持续性为特征。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提出生态幸福观的构建意义、原则及如何构建生态幸福观。本文认为生态幸福观的提出不仅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理解生态文明时期下幸福的含义,而且为幸福提供新的评价依据。不仅如此,生态幸福观还为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充实理论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生态向度。本文还认为,生态幸福观的构建要遵从合理需求原则、和谐共生原则和优雅生存原则,并从观念转变、绿色发展和公平正义这三个方面构建生态幸福观。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乐民;;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幸福观探析[J];理论界;2012年10期

2 李承宗;;“生态人”价值观新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荣昭俊;大学生幸福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王晓晓;老子思想与当代生态幸福观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0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70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