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流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0:02

  本文关键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流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赵普 《论语》学 学术 流传


【摘要】:今天提起“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一般认为与宋初宰相赵普有关。赵普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在北宋建立过程中及北宋初期政治建设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经典之一。赵普一生非以文称,著述不多但这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却广为人知并流传了下来。“半部《论语》治天下”涉及到宋代著名政治家赵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典籍《论语》。对“半部《论语》治天下”所引出的赵普学术造诣及这句话流传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关系到对宋初名相赵普个人政治生涯的评价,还涉及对于同一历史说法在后世流传情况的统计分析。学界对此的研究尚且有限,本文将以此为线索,对相关问题做出梳理。首先,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现时间的探讨。据现有史料,赵普一生学术水平有限。洪业《··半部论语治天下”辨》一文,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史料记载追溯至龚昱《乐庵语录》,进而指出这个故事最迟在北宋末年已经流传较广了,后来学者的研究未有突破。其次,梳理“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宋元明清的流传,及当时政治环境下学术状况和《论语》学的发展状况。“半部《论语》治天下”出现之后,历代都不乏解释和评论,这就主要涉及当时对赵普及《论语》地位的评价,这一俗语在后世的流传情况,自然关系着《论语》的地位,牵涉到朝代学术背景的发展。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当时人们对这一故事的侧重点分析和对赵普其人的评价。再次,简析“寡学术”之外人们对赵普个人的评价。赵普出身小吏之家,学问不多,但一生侍二帝,三度为相,参与了宋朝初期诸多决策,拥有相当辉煌的政治简历。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比较模糊的印象,知名度与其对宋初的贡献远不成正比。“半部《论语》治天下”自产生起,其流传历经多年而不衰,自有其原因。一是《论语》本身作为中国经典古籍具有深刻的内涵,影响力广。二是儒家思想与统治理论挂钩,顺应社会政治需要;儒家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追求,赵普的“治天下说”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广为扩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其凡;赵普的家世[J];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2 张德建;;论明代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与分裂[J];求是学刊;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170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70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