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1 22:56
捷尔吉·卢卡奇(CeorgLukacs,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思想家与文艺评论家,他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力。卢卡奇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与创新的矛盾碰撞,其哲学思想在中西方引起的理论争议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独特的一道风景。学界就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前后期思想发展的历程是“断层”还是“超越”,卢卡奇不同历史阶段思想的转型是“主动”还是“被动”等问题,对卢卡奇哲学思想展开了全方位的争议。论文从卢卡奇为执着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视角出发,阐释了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转型,卢卡奇以《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启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的序幕,提出了总体性思想与物化理论。侨居苏联的历史时期(1933-1945)是卢卡奇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列宁的《哲学笔记》为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青年黑格尔》代表了卢卡奇对早期思想的超越,实现了与列宁理论思想的高度认同,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与研究综述
(一) 文献
(二) 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一、人生起伏与思想波澜—卢卡奇及其哲学思想发展历程
(一) 卢卡奇生平简介
(二) 卢卡奇思想发展历程
二、青年卢卡奇思想转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接受与阐释
(一) 德国古典哲学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影响
1.西美尔、韦伯等思想家对卢卡奇哲学思想底蕴的内在影响
2.卢卡奇对黑格尔思想的应用
(二) 第二国际内部理论思想的交锋
1.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盛行
2.卢卡奇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三)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解读
1.“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读
2.物化理论与异化思想
三、苏联时期—卢卡奇思想的转折与矛盾碰撞的关键历史时期
(一) 卢卡奇转向对列宁思想理论的认同
1.《历史与阶级意识》受到共产国际及苏联的批判
2.《勃鲁姆提纲》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与否定
3.卢卡奇与列宁理论思想的比较
(二) 苏联时期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发展
1.卢卡奇自觉融入苏联理论思想的研究
2.《理性的毁灭》对理性的人道主义的阐释
3.《青年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再解读
四、苏联时期影响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因素分析
(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统一
(二) 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
(三) 卢卡奇与斯大林的“和解”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四)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思想的回归
(五)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五、评价与认识—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反思
(一)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评价
1.学界对卢卡奇的评价
2.卢卡奇的自我评价
(二)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1.深化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研究
2.卢卡奇的一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
3.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影响
(三) 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启示
1.捍卫马克思主义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4824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与研究综述
(一) 文献
(二) 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一、人生起伏与思想波澜—卢卡奇及其哲学思想发展历程
(一) 卢卡奇生平简介
(二) 卢卡奇思想发展历程
二、青年卢卡奇思想转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接受与阐释
(一) 德国古典哲学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影响
1.西美尔、韦伯等思想家对卢卡奇哲学思想底蕴的内在影响
2.卢卡奇对黑格尔思想的应用
(二) 第二国际内部理论思想的交锋
1.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盛行
2.卢卡奇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三)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解读
1.“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读
2.物化理论与异化思想
三、苏联时期—卢卡奇思想的转折与矛盾碰撞的关键历史时期
(一) 卢卡奇转向对列宁思想理论的认同
1.《历史与阶级意识》受到共产国际及苏联的批判
2.《勃鲁姆提纲》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与否定
3.卢卡奇与列宁理论思想的比较
(二) 苏联时期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发展
1.卢卡奇自觉融入苏联理论思想的研究
2.《理性的毁灭》对理性的人道主义的阐释
3.《青年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再解读
四、苏联时期影响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因素分析
(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统一
(二) 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
(三) 卢卡奇与斯大林的“和解”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四)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思想的回归
(五)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五、评价与认识—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反思
(一)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评价
1.学界对卢卡奇的评价
2.卢卡奇的自我评价
(二)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1.深化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研究
2.卢卡奇的一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
3.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影响
(三) 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启示
1.捍卫马克思主义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4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5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