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中的“余条准此”考辨
本文选题:《唐律疏议》 切入点:余条准此 出处:《法学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律中"余条准此"的核心在于"准此",这种表述提示了之前的法律规范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效力,并非一事一例;立法者在修律的过程中通过增加注、疏的方式将"准此"充分应用于法典编纂;"准此"指向的内容具有通则性质,功能在于克服客观具体立法体例的固有弊端、使律内前后统一、避免法律适用中的冲突与矛盾,从而提高法典的条理化、体系化程度。
[Abstract]:The core of the law of the Tang Dynasty is "quasi thi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evious legal norms have a more universal applicable effect, not an example. In the process of amending the law, the legislator added notes. The contents of "quasi this" have the nature of general principle, and its function lies in overcoming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objective and specific legislative style, making the law unified before and after, and avoiding th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de of the degree of systematiz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笔者主持的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唐律疏议·名例》研究”(13SFB5009)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唐律立法语言、立法技术及法典体例研究”阶段性成果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春;;封建伦理法的代表之作《唐律疏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盛辉辉;;《唐律疏议》中军事资产保护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3 盛辉辉;;《唐律疏议》中军事资产保护问题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肖海英;吴青山;;从《唐律疏议》看唐代法律与宗教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立民;;《唐律疏议》与犯罪学[J];犯罪研究;2012年03期
6 张中秋;;为什么说《唐律疏议》是一部优秀的法典[J];政法论坛;2013年03期
7 董兴华;;浅论《唐律疏议》中官员犯罪方面的规定[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8 付萍;;浅谈《唐律疏议》对皇权的维护[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9 崔文印;;博采众长 详而不滥——《唐律疏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10 周忠民;;浅析《唐律疏议》中的离婚规定[J];沧桑;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秀兰;党丽敏;;论原始宗教对中国法的影响——以《唐律》为研究对象[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2 冯卓慧;;从“耳后大秦珠”到《唐律疏议》——罗马法对唐代契约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3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崔永东;《唐律疏议》中的司法理念[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何勤华;为保护法律文化遗产大声疾呼[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何勤华邋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为中国法律文化遗产保护大声疾呼[N];法制日报;2007年
4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何勤华;尊老爱幼恤废怜疾:人伦思想的法律表述[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蕾;唐代文人与法律[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峰;西夏文《亥年新法·第三》译释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4 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D];河北大学;2010年
5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唐律疏议》文献学价值新探[D];安徽大学;2010年
2 张莹;《唐律疏议》“皆”、“各”字例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海云;礼与《唐律疏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玉龙;《唐律疏议》的特权法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贾文娟;思想与制度的法律书写—唐代经济类判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刘国庆;《唐律疏议》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探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梁相博;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8 李伟凯;《唐律疏议》惩贪条文考述[D];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
9 王露爽;《唐律疏议》官吏贪污贿赂性质犯罪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李娟;唐代复仇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9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8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