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法的内在机制与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选题:普通法 切入点:法官法 出处:《比较法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作为法官法,普通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具体案件中发展出更具体因而也更公平的规则;作为救济之法,普通法为民众的创新精神保留了空间,而且塑造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借助于判例的形式,普通法保持了对于各种规范渊源的开放性和对不同文化传统的适应性以及自身发展的连续性。普通法的这三个特点,从内在机制上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够更好地维持国家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Abstract]:As a judge, the common law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able to develop a more specific and more equitable rules from a specific case; for the relief of the law, the common law reserves space for people's spirit of innovation, but also create a responsible, responsible citizens; form by means of case, the common law keeps continuous to open all kinds of specification and the origin of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law, from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o explain why it is better able to maintain national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璇,张敬明;对判例法的几点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年01期
2 于兆波;依法治国需具有判例法精神[J];法学论坛;2000年03期
3 宋庆永;关于中国借鉴判例法的几点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4 赵登峰;判例法、组织试验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5 黄楠;;判例法在中国建立的可行性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6 王兆衡;;试探我国引入判例法的功能选择[J];才智;2011年23期
7 ;关于判例法[J];比较法研究;1987年03期
8 邸旭东;我国应适当推行判例法[J];当代法学;1996年03期
9 刘卫东;判例法与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现实构想[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何勤华;宋代的判例法研究及其法学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茂庆;“作茧自缚”:判例法的法治逻辑[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青年学者 羽戈;“宁波许霆案”之后判例法何为?[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邬凤英;先贪后捐:贪官们规避风险的手段?[N];中国商报;2006年
4 记者 顾威 通讯员 史继辉;“判例制”引进工商行政处罚[N];工人日报;2004年
5 海南大学法学院 王琳;许霆案背后的司法悖论[N];广州日报;2007年
6 袁媛 申英;先例判决: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N];河北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溯;论普通法法系中制定法与判例法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2 潘学良;试论中国成文法模式的特质与缺陷[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邱鸿坤;判例法对美国规制内幕交易理论发展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6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