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里的法经济学:理论架构和分析工具
本文选题:波斯纳 切入点:法经济学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法律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分析的架构探讨法学问题。在面对各种官司时,除了诉诸相关的法条之外,还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思索和分析的工具,到底是什么?法学里常把问题分为两类,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透过程序,处理实体。经济分析也是如此,透过各种分析技巧,厘清问题;实质问题所涉及的价值取舍,通常是分析的第二步或第三步。在法学教育中,几乎很少提到"往前看"的观点;当"如何善后"变得纠缠不清时,"往前看"的视角往往能另辟蹊径、豁然开朗。最重要的是,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先建构了解社会的一般性、原则性理论,再以之探讨法学问题。经济分析的特色和说服力如何,最好让证据来说话。
[Abstract]:The economics of law is the use of economic analysis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legal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various lawsuits, in addition to the related provisions, but also consciously remind yourself: the tool of thinking and analysis, what is the law? Often the problem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issues; through the program processing entity. So is the economic analysis, through various analysis techniques, to clarify the problem; the choice of value essence of the problems involved are usually analyzed second or third paces. In legal education, rarely referred to "look ahead" point of view "; when how to deal with" become tangled, "looking ahead" perspective often try to find a new path, click into plac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method of legal economics theory, is the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the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and to explore the legal problem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persuasive, let the best The evidence comes to speak.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陈;;作为机械降神的人民制宪权——陈端洪教授制宪权理论的内在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2 赖普清;;交易成本之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劳泰艳;中国宏观交易成本的变动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洪捚;张宏光;;浅论法经济学学派[J];学术交流;2009年07期
2 ;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征文启事[J];生产力研究;2010年03期
3 赵孟;;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J];卓越理财;2006年05期
4 周林彬,黄健梅;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J];学术研究;2004年12期
5 宋智慧;信用缺失的法经济学阐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李梦媛;;法经济学主流分析范式的反思与拓展[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7 史晋川;董雪兵;;法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和应用研究——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张勇;宋艳锴;;“2006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03期
9 丛中笑;;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10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振宇;;法经济学方法论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殷继国;周琳静;;法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9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曲振涛;;法经济学的逻辑与理论结构[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增刚 整理;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孙秋枫;法经济学: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法律活动[N];检察日报;2004年
4 魏建;使法律分析更为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5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李素文邋彭易梅;以行为经济学重构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6 周炳林;许霆案中的“过量威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获得者、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应飞虎;如何避免想当然的立法[N];检察日报;2011年
8 冯玉军;哥大法学教育种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孙国华;我所了解的人大法学院60年[N];法制日报;2010年
10 卓泽渊;我为什么写《法政治学》[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3 关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D];吉林大学;2013年
4 孙祥和;美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法律变迁及其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5 王东辉;侵权法律选择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成礼;社会主义法治均衡发展战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明;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静;行为法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邵兴全;解读法经济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路艳娥;法经济学视野中的权利冲突[D];武汉大学;2005年
5 明泓杉;法经济学与中国传统法学相关问题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郑小兵;法经济学语境下的执法成本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鹏;规则简单性的限度[D];吉林大学;2007年
8 罗敏;基于法经济学的集体土地价值测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史剑华;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刘政;公共利益的法经济学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0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8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