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高一涵宪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7 16:02

  本文选题:高一涵 切入点:宪政思想 出处:《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实源于历史,历史是我们研究中国宪政的逻辑起点。中国的百年宪政之路,已经聚合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心血,虽然坎坷曲折,仍未减损国人之向往。民国时期宪政学人高一涵就是其中的一例。他是五四运动的中坚人物,却为世人留下了模糊的面孔,这种模糊不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启蒙者与宪政学者,还因为他还具有政客的一面。 本文对其宪政思想做了探讨,建构的是一位极力追求西方自由主义宪政路线的知识分子形象。高一涵始于传统基础教育,中途转投西学,后以《新青年》、《努力周报》、《每周评论》、《现代杂志》、《东方杂志》等刊物为平台,倡导西方的自由主义宪政思想,主张代议制和联邦制。在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他的政党观念从英美式两党制逐渐妥协为对“一党独大”的认可,在经济思想上则趋向于温和的社会主义路线,可称之为“中国化”的自由主义者,这也体现了他乐观又妥协的一面。他反对传统,又没有脱离传统,试图将中国传统的经世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思想予以调和,属于典型的调和型自由主义分子。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高一涵这位民国宪政学人为中心,结合他的文章、著作及编辑的刊物等,以时间为序,以严复、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张东荪等人为参照,试图“还原”出这位自由主义宪政学者的历史面貌,并探讨其思想特征、变迁、源流、价值等。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一涵生平概述,主要是分阶段对其人生经历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高一涵的自由主义思想,涵盖自由的概念、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民权与自由的关系、自治与自由的关系、言论自由的概念及其价值、经济自由的宪法地位等内容;第三部分是高一涵对时局的宪政思考,主要从代议制的思想及其演变、从两党制到一党制、联邦建国思想、监察制度的构造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高一涵宪政思想的渊源,主要从西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来阐释;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8;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汉全;《努力周报》时期高一涵的政治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吴汉全;《每周评论》时期高一涵政治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张春丽;李大钊与高一涵[J];北京党史;2004年06期

4 张春丽;高一涵与五四爱国运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张春丽;浅析高一涵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权思想[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董宝瑞;李大钊的文坛好友高一涵[J];党史纵横;2003年04期

7 董国强;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J];民国档案;2004年04期

8 王德志;;对“宪法——富强”思维范式的再思考[J];时代法学;2009年01期

9 文卫勇,舒琪琳;“五四”前后高一涵的人权思想[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毕海林;姜路平;;浅析高一涵与马克思主义的缘起缘失[J];文教资料;2008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自盛;高一涵早期政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薛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一涵的社会政治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9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719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