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新财产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权及法律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14 16:04

  本文选题:新财产权 + 社会救助权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摘要】:美国学者查尔斯·A·赖希的"新财产权"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开始成为财富的主要源泉,个人的财富越来越多地依附于政府,由政府供给产生的新型财富已成为新的财产权类型,这种权利类型需要特殊的保障机制才能实现。作为现代国家典型的物质给付行为,社会救助对传统的财产权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救助权与"新财产权"在形式和本质上高度吻合。国家承担的财政责任和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应有所作为,社会救助的行动类型包括生活救助和急难救助,社会救助中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会引起法律责任的产生,这三者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社会救助权的义务谱系。按照"新财产权"理论,社会救助权应通过宪法规范、实体约束、程序保障和司法救济来构造自身的法律保障机制。唯有如此,社会救助实践才不会因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而显得随意和不确定,才能使社会救助不是"道义和慈善"行为而具备法治意义上的必然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Charles A. Reich, an American scholar, in modern society, government is becoming the main source of wealth, and individual weal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the government. The new wealth p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property right, which needs special safeguard mechanism. As a typical material payment behavior in modern countries, social assistanc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radition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ight to social assistance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new property rights" in form and essence.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tate and the function of safeguarding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realizing social justice decide that the state should do something. The action types of social assistance include life relief and emergency relief. All kinds of illegal and criminal phenomena in social assistance will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legal liability, which constitute the duty pedigree of the right of social ass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ew property right", the right to social assistance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rough constitutional norms, substantive constraints, procedural guarantees and judicial remedies. Only in this way, the practice of social assistance will not appear arbitrary and uncertain because it deviates from the legal norms, and it can make the social assistance not "moral and charitable" but inevitable in the sense of rule by law.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规制的社会可接受性及实现路径研究”(13CFX009)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法律制度研究”(0226005205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涌;边沁论权利[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2 邓炜辉;;从文本到实践:中国社会保障的宪法学透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曹清华;;英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效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5 方新军;;权利客体的概念及层次[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6 刘光华;;社会救助:理论界定与中国的实践展开(上)[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钱大军;法律义务的逻辑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8 高秦伟;;政府福利、新财产权与行政法的保护[J];浙江学刊;2007年06期

9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罗昕;;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争议、比较、评论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袁明圣;;权力复归:行政体制改革的进路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张娟;关于行政许可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刘诚;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趋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燕艳;;外部行政规范在行政司法审判中的效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施佳;论法律基础服务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兼容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张娟;;窘境与化解: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磊;;大学章程四题[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彭国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意识探析——以贵州省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开举;王红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读——一种检验反证的思路[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温志勇;;浅析公众参与环境决策[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沈百鑫;;水法中的水相关概念辨析——水、水资源、水环境、水体[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杨毅;;野蛮拆迁的文明衍进——我国征地拆迁行政补偿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冲;司法赔偿制度要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英伟;行政协助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丽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蒋颖;论行政事实行为及其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中的正当程序[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2 薛小建;;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基础[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3 贾智莲;卢洪友;;税收努力、环境差异与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9年05期

4 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5 杨昆;;社会救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合理定位[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6 曹清华;;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德国研究;2008年03期

7 薛军;法人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锡锌,傅静;对正当法律程序需求、学说与革命的一种分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高秦伟;正当行政程序的判断模式[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10 肖蔚云;宪法是审判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伍仁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文;;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吴邦国委员长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J];吉林人大工作;2007年04期

2 杨晋;李刚;;民族地区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障——广西三江县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3 黄素梅;;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保障[J];特区经济;2006年09期

4 黄林;;对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分析[J];生态经济;2009年05期

5 阿茹罕;;历史上俄罗斯法律中的少数民族权利[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6 黄宇,谭柯;从一则案例看我国人民监督法律保障的亟待加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邢捷;王毅;张筱凤;;论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保障[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武家国;谢庆志;;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李竹兰;郝寿义;;授权立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的需求[J];开放导报;2007年02期

10 解可;;深化粤港澳法律合作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相欣;刘泽东;;英国博彩法案改革的进程及其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启示[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高宗泽;;序言[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娴灵;;新农村建设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邀撰稿 牛克洪;法律保障法:参与管理 预防补救[N];中国煤炭报;2007年

2 记者 姜龙;充分发挥出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法律保障[N];大庆日报;2009年

3 丹东市委党校 于秀丽;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N];丹东日报;2007年

4 特派记者 王弋 朱大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N];长春日报;2007年

5 采写记者 邹伟 程义峰 胡浩 王茜;求解“尊严”考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扬凡;法治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黄庆畅;我国非公经济发展法律保障日臻完善[N];人民日报;2007年

8 张俊;公众参与有哪些法律保障?[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张燕湘;丰台区用法律保障军休干部合法权益[N];中国老年报;2009年

10 记者 庞东梅;相关法律正式实施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论人身自由及其法律保护[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2 崔慧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伟;人权入宪后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4 朱占东;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保护的法律保障[D];西北大学;2014年

5 张琳;第五传媒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高东东;论包容性增长的法律保障[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黄洪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小进;被遗忘的群体 被消解的权利[D];四川大学;2006年

9 孙丽芸;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仲光锐;变性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8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88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