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法学的知识框架及法理学在其中的位置
[Abstract]:Due to the double doubt of "lack of practical effect" and "overlap with branch law knowledge", the discipline importance of jurisprudence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dilemma,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practical skepticism,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hree important meanings of theory to practice, that is, it is the precondition of understanding practic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 problem is caused by theoretical dispute, and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difficult problem is a theoretical work. For the skepticism of knowledge redundanc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al knowledge system composed of dogmatic theory, normative theory and meta-theory, in which the dogmatic theory and the non-ideal normative theory are the components of sectoral jurisprudence. The ideal normative theory and meta-theory are the subject content of jurisprudence, so jurisprudence can be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d from sectoral jurisprudence, and knowledge redundancy theory will certainly go bankrupt.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D9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景辉;;命令与法的基本性质[J];北方法学;2013年04期
2 陈景辉;;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1期
3 郑永流;;实践法律观要义——以转型中的中国为出发点[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4 陈景辉;;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J];政法论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虎有泽;;东乡族习惯法概论[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2 徐亚文;;实践法理学与环境法学的新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陈坤;;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杨日洪;;省思与开新:违法合同效力判别路径之考——裁判方法补给的视角[J];法治研究;2012年03期
5 黄伟文;;道德争议案件与司法的合法性——对“泸州遗赠案”的反思[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6 张超;;能动司法与实用主义后果论——基于“法治”理念的一个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刘治斌;;当代中国司法文化与法律的实践品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汪成;;法律扩张时代下的冷思考——以法律的价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02期
9 马波;;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法治研究;2013年04期
10 梁燕妮;;论法学理论教育中实践法律观的培养——以转型社会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201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立伟;正当性:对昂格尔理论的一种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超;基于合法性价值的法概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周升乾;法教义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于柏华;法律权利规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蒋鹏飞;欺诈性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林;论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金凤;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3 王晓兵;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言;中美利益群体参与立法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尹德贵;哈特的描述性方法论之检省[D];苏州大学;2013年
6 陆云生;论法官在司法中的权衡之术[D];辽宁大学;2013年
7 张盼盼;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8 颛双怡;东乡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及其协调[D];兰州大学;2013年
9 宋洁;以自然人为视角对我国法律实效现状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姜晶文;法治进程中信访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2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4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5 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J];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6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7 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8 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9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10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存生;法理学、法哲学关系辨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刘翠霄;二○○○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法理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3 伍玉功;;论法理学在公安院校的重要性[J];公安教育;2008年03期
4 卢云;重新界定法的本质论的内涵:法理学变革发展的基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修义庭;法理学建设要做到“三个面向”[J];政治与法律;1995年04期
6 倪正茂;法理学畅议[J];政治与法律;1996年03期
7 强世功;《沈宗灵学术思想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发言摘要[J];中外法学;1998年06期
8 张鸣胜;试论法理学教学中的法治观念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彭礼堂;中国法理学发展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10 蒋传光!院政法系;中国法理学50年的成就和贡献[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育玮;;中国法理学前进中的问题与对策[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张保生;;法理学与法律逻辑学视野下的法律推理[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杰华;;对马克思主义法本质的再认识——兼论和谐社会构建的法理基础[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国涛;;法学生态化的法理学基础初探——试论生态法律关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毛淑玲;;对《法律逻辑学》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金兴;;法律逻辑的反思[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张成敏;;法律逻辑之学术领域[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明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师;枪击:善还是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杨帆邋作者为司考资深辅导教师;从应用的角度复习法理学[N];检察日报;2007年
3 丁国强;从法理学中找回“国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法理学博士,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喻中;法理学的使命:解释法律的所以然[N];检察日报;2007年
5 周尚君;法理学的“水彩画”[N];法制日报;2008年
6 崔 灿;没有终结的“叙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北斗星学校司法考试辅导专家 雷振;法理异军突起 后势仍将延续[N];检察日报;2007年
8 刘武俊;法理学的司法视域[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顾虎明邋施琛耀;2007年年会在扬州举行[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朱景文;“酷儿”理论之思[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郭欣;法律强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周力;法律的模糊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刘叶深;论法律的概念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得华;德沃金与法律的解释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高国栋;分析法学的日常语言分析转向[D];吉林大学;2006年
8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9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勇;法律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文皎;思维方式与我国法理学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秀丽;我国法理学教科书的评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高健;法律关系客体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靖;法律的谱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田永;法理作为法源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何远琼;本科法理学教学的困境与突破[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荣山;哈特的“规则”理论[D];湘潭大学;2007年
8 蒋乐蓉;马克思“法与宗教关系”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鲍海燕;公共利益界定的法理学探讨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9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3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