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晚期法治国家建设
[Abstract]:The abolition of serfdom in 1861 marked the real start of Russian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efficiency, corruption and injustice in the old judicial system, and to reconcile the interests of all social strata, the tsar government began to carry out the judicial reform in 1864.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form lies i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n trial and plea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jury system and lawyer system. From the practice of reform, the new judicial syste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and promoting the perfec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Russia has begun to develop towards a country ruled by law. However, a series of counter-reform measures taken by the tsar government in the 1870s and 1990s partially destroyed the foundation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and the czarist autocratic system was still an insurmountable obstac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ssia's rule of law stat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under the autocratic system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judicial reform, but also a series of complex problems, such as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JC770006)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1SZYB16)
【分类号】:D951.2;K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卫东;张月满;;对抗式诉讼模式研究[J];中国法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王源扩;;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再探讨——兼论经济法的地位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10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万毅;;检察官角色与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屹立;;严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视角[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志媛;;对抗与合作: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模式定位[J];中国司法;2006年12期
2 胡云腾;;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5期
3 张月满;;论我国侦查程序中法官角色的重塑[J];政法论丛;2006年02期
4 左卫民;马静华;;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J];中国法学;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司法改革中的观念与制度之争——传统观念与现代制度构建的互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柳岳武;清末地方司法改革中的法官制度[J];天府新论;2005年02期
3 侯勇;审判委员会制度与公正程序之价值冲突初探——浅谈司法改革道路中的“鸡肋”:审判委员会制度[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孙培培;;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陶然;;法官助理制度改革之新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08期
6 安新予;;清末法政教育的兴起[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王多吉;论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史立梅;论司法改革的合法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韩隆福;肃清封建残余 加强民主建设[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朱发义;道德对法治国家之建立的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绍东;;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黄文艺;;司法改革论略[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孙莉;;司法改革与程序意识[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谢振江;庞文莉;;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 全面推进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7 王文明;;痛下决心,立即改革,试点运行,迅速推广——空喊一万句,不如走一步[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10 姚建龙;;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蒋惠岭;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罗凯;司法改革下一步 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成为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丁 文;司法改革备受关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记者 王雨;定西司法改革试点走出新路[N];甘肃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斗斗;30项措施启动新一轮司法改革[N];法制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为人民福祉而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蒋安杰;2009年中国十大司法改革措施[N];法制日报;2010年
8 汤维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司法改革助推民主法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乔新生;在司法改革中强化党的领导[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刘吉涛;触动司法改革的“拍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黎晓武;司法救济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鲁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靖;法官独立审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2 石武英;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晓航;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规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左献民;论司法改革[D];武汉大学;2004年
5 王珏;WTO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D];安徽大学;2005年
6 胡烨;论人民监督员制度[D];苏州大学;2005年
7 谢爱民;司法潜规则的法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伟;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蔡保新;司法改革解析[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吴传敏;论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41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4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