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传统无讼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15:38
【摘要】: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自古以来对国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影响着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当今社会中有不少学者对传统无讼观都有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无讼观概况的分析上,包括其形成的原因、本质、社会实现的途径以及历史影响方面,对于传统无讼观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当代价值方面却甚少涉及,而这些恰恰又是当今我们研究传统无讼观的主要目的,即从传统中吸取有益的一面,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服务。 整篇文章以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为主,首先,在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无讼观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并指出社会实现无讼的途径有德礼教化、调处息争、严惩讼徒。其次,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阐述传统无讼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积极影响方面。最后,针对当前学者较少涉及传统无讼观的当代价值情况,从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出发,简单论述了传统无讼观的当代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尽管时代变了,但传统无讼观在当今社会还是有着很大的价值。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研究传统无讼观可以有效弥补法治的缺陷,有效的缓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无讼能减少诉讼的发生,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司法资源,,有利于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利于促进了现代调解制度的建立。所以说,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传统无讼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以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季卫东;中国法文化的蜕变与内在矛盾[J];比较法研究;1987年04期

3 胡旭晟;无讼:“法”的失落——兼与西方比较[J];比较法研究;1991年01期

4 李立明;;试论法律工具主义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危害及克服途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郑玉敏;无讼与中国法律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3期

6 牛振宇,张晓薇;正视与反思:中国诉讼文化的现代化进路[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7 柴艳萍;郭建;;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8 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9 刘浏;;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10 杨秀环;;现代法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判断[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坤;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反思与重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利;中国传统“无讼”思想及其现时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岭梓;论无讼[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4 任广峻;儒家“无讼”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7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77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