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科学性与“法”:以纯粹法理论为中心
[Abstract]:Kelsen's idea of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logical empiricism, that is, to reject all laws that probe into value. First of all, this proposition must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law" as the object of law, that is, the value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enactment of the law should be abandoned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of law, and the "law of law", which belongs to the "special fact proposition", should be formed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Whether it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or criticize, Kelsen's idea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methodological study of law and leg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2 朱庆育;;物权立法与法律理论 评《物权法草案》第一章[J];中外法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10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10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晓娟;基于“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蔡志伟;税法领域类推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舒国滢;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徐国栋;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君;从纯粹法学看法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旭东;;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凯尔森与哈特的法律概念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6年06期
3 刘叶深;;评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陈锐;;论法律实证主义的不一致性——以奥斯丁与凯尔森为比较视点[J];前沿;2009年03期
5 杨超;;凯尔森纯粹法学的核心思想及简要评析[J];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02期
6 聂小明;;凯尔森法律效力理论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汉斯·凯尔森;张书友;;论法律解释理论[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8年00期
8 冯向辉;张明皓;;关于建立判例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学;1989年05期
9 邓楚开;;凯尔森的法律义务·权利理论[J];研究生法学;2000年04期
10 刘作翔;奥斯丁、凯尔森、拉兹的法律体系理论——根据拉兹的《法律体系的概念》一书[J];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炉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发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晓京;;论凯尔森之和平架构与21世纪的国际秩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胡玉鸿;;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冲突与消解[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4 成红;马小希;;环境法的法治保障——法律层次视角的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涛;;我国再保险业法律规范中的几个问题[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剑;黄婷;;朱家骅的科学观念与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7 王松峰;;法律逻辑的“真"——法律规范的真值问题探疑[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霁霞;;论西方国家对行政裁量权的法律规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灵;;类推与案件审理[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笑一;上海:制定法规将广纳民意[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记者 古文洪;河南制定法规事故限时报告[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马志毅;助学贷款亟待法律规范[N];金融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维善;千金难求一卵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5 尚珂;流通领域立法探析[N];国际商报;2010年
6 王颖;应规范民法中“应当”的使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创新做慈善 全力促和谐[N];济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沈刚;诚信教育与法律规范出现“断层”[N];工人日报;2005年
9 本报综合;银行服务收费 有了法律规范[N];经理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姚們;跨国巨无霸垄断经营亟待法律规范[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邹益民;现代法律与政治中的诸神魔之争[D];吉林大学;2010年
6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D];山东大学;2008年
8 谢耿亮;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之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红梅;论凯尔森法律规范理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苏娣根;论凯尔森基础规范理论的内在逻辑[D];湖南大学;2007年
3 魏延娜;凯尔森的规范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肖白;凯尔森法律效力论探析[D];湖南大学;2011年
5 韩涛;凯尔森的法律效力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昂;凯尔森的法与国家一元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刘强;凯尔森之基础规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丁汀;凯尔森、哈特法律效力论之比较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李新;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理论与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比较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李见伟;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6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1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