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1:10

  本文关键词: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是人类思想史的宝藏,它由洛克的分权理念演变而来,所提倡的分权学说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集权的武器,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种权力相互配合,相互制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纳于政府机构建设之中,较之于中世纪宗教教义的统治具有先进性。在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权宪法”是在孙中山学习和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而形成的。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中,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踏上了寻求拯救民族和国家的道路上,在这样的救国潮流中,孙中山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救国救民,其“五权宪法”学说是他法律思想的总结与体现。孙中山一生坚忍不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他的法律思想也同样是一笔巨大财富,值得后人学习敬仰,他在追求民主的理想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在宪政思想中合理的内涵,都是值得后人研究的。将两种国家学说从学说内容、权力配置、文化背景和宪政价值上来进行比较分析,从两种现代宪政思想的比较中发现中西方文化对两种宪政学说的影响,以比较出两种学说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不同是本文的中心。本文选取了此两种国家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一方是西方宪政思想学说的代表,另一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种的宪政思维,两者各有千秋,又都在历史的进步之中起到了不同的推动作用,都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本文对两者的研究是为了从历史中找出教训和经验,为今日的宪政思想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五权宪法 三权分立 宪政学说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9-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10-12
  • 第一章 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两种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12-23
  • 第一节 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12-16
  • 一 “三权分立”基本表述12-13
  • 二 三权分立学说中的权力分配13-15
  • 三 三权分立学说的宪政意义15-16
  • 第二节 五权宪法的核心内容16-23
  • 一 “五权宪法”基本表述16-18
  • 二 五权宪法学说中的权力配置18-20
  • 三 五权宪法学说中的宪政思维20-23
  • 第二章“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两种学说产生根源比较分析23-38
  • 第一节 诞生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析23-29
  • 一 三权分立国家学说背后的文化因素23-26
  • 二 五权宪法学说背后的文化因素26-29
  • 第二节 两种国家学说政治背景分析29-34
  • 一 三权分立学说产生的政治背景30-32
  • 二 五权宪法学说产生的政治背景32-34
  • 第三节 两种国家学说产生的地域差异34-38
  • 一 欧洲城邦地理环境对三权分立学说产生的影响34-35
  • 二 相对封闭的中华民族生息地对五权宪法学说产生的影响35-38
  • 第三章 两种国家学说瑕玉互见评析38-44
  • 第一节 三权分立学说对现代宪政理论的贡献38-40
  • 第二节 五权宪法学说中的宪政思维40-42
  • 第三节 两种国家学说的当代思考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燕;谭晓静;;简论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邓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3 顾岑;;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构建当今人才选用的反腐机制[J];中外企业家;2013年08期

4 王祖志;孙中山“五权宪法”之特质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5 王祖志;论孙中山“五权宪法”的集权性[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唐自斌;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7 王祖志;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新见[J];法学研究;1999年04期

8 王祖志;试论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思想体系的构成要素[J];政法论坛;2000年05期

9 王永祥,石毕凡;孙中山“五权宪法论”特质之我见[J];学术研究;2001年02期

10 王云飞;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远华;;孙中山对民国政权的设计及对我国建立现代民主的启示[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光兴;陈杰;;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五权宪法”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3 康立群;;均衡——孙中山和谐理念之精髓[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章长炳;;论孙中山的革命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朱光宝;;孙中山:开放的革命先行者[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祖志;“五权宪法”并非“分权制”[N];北京日报;2001年

2 张卫波;孙中山的“五权宪法”[N];学习时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臧运祜;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演变过程[N];团结报;2010年

4 章开沅 华中师范大学;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百年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德刚;五权宪法监察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振红;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制度体现与偏离[D];河南大学;2015年

2 王书扬;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盖蓬蓬;五权宪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翟红娥;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曹小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评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6 肖磊;五权宪法思想渊源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刚;论民国监察权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2年

8 孙思萌;试论孙中山的监察权思想[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7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