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制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01 15:29
  本论文系统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历史渊源,和谐社会的涵义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现实意义。在概述了法制的职能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历史观角度,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途径方面论证了和谐社会与法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不可忽视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从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社会诚信问题,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问题,腐败问题方面做了重点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全面落实与就业相关的政策,保障充分就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深化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实践,树立诚信观念;保障法律救济可获性,使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到法制化轨道;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及涵义
    一、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和谐社会的涵义
第二章 和谐社会与法制的关系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与法制辩证统一
    二、从历史观角度看法制的演变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教育、收入分配问题比较突出
    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仍然很大
    三、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四、群众利益的诉求渠道不畅
    五、腐败现象依然严重
第四章 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一、全面落实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实施,保障充分就业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三、深化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实践,树立诚信观念
    四、保障法律救济可获性,使群众利益诉求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完善法律相关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调整阶级阶层关系[J]. 王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J]. 胡余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论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J]. 马中柱.  岭南学刊. 2008(01)
[4]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J]. 张英岗.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1)
[5]全面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前提[J]. 易杰雄,刘荣.  理论前沿. 2008(01)
[6]康德目的王国思想的逻辑路径[J]. 齐贵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引领法学研究[J]. 姚建宗.  法学论坛. 2007(02)
[8]群体利益的表达行动与社会稳定[J]. 应星.  司法. 2006(00)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 张文显.  中国法学. 2006(01)
[10]民主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的构建[J]. 孙光永.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4)



本文编号:3057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57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