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始皇出行逢“盗”及秦代“盗”的法律身份
发布时间:2021-03-01 15:3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录秦始皇出行有博浪沙"为盗所惊"的经历,又有"微行""逢盗兰池,见窘"的故事。二者均因"盗"遇险,但情形有所不同。秦史所见"盗"与"群盗"颠覆秦政的暴动,对秦王朝来说,与博浪沙事性质相同,也应当是政治犯罪。然而对照秦律中"盗"的身份,似乎只是指侵害他人财产所有权者,不涉及政治层面。社会下层的政治犯罪是专门罪名后出的情形,也许值得我们重视。关于以"盗"指称反秦政治运动,当与秦王朝执政者的盲目自信及舆论控制的"忌讳之禁"有关。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秦始皇出行险情:“为盗所惊”与“逢盗”“见窘”
二、先秦“盗杀”权贵者史例与“贱盗”之说
三、以“盗”与“群盗”为标识的反秦暴动
四、秦律所见“盗”与“群盗”
五、“盗”“贼”“盗贼”与“反者”
六、下层社会颠覆国家政治行为专门罪名后出的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二世直道行迹与望夷宫“祠泾”故事[J]. 王子今. 史学集刊. 2018(01)
[2]论秦王政“之河南”“之邯郸”“游至郢陈”[J]. 王子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3]秦汉宫苑的“海池”[J]. 王子今. 大众考古. 2014(02)
[4]《秦记》考识[J]. 王子今. 史学史研究. 1997(01)
[5]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与秦的覆亡[J]. 王子今. 史林. 1986(02)
本文编号:3057685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秦始皇出行险情:“为盗所惊”与“逢盗”“见窘”
二、先秦“盗杀”权贵者史例与“贱盗”之说
三、以“盗”与“群盗”为标识的反秦暴动
四、秦律所见“盗”与“群盗”
五、“盗”“贼”“盗贼”与“反者”
六、下层社会颠覆国家政治行为专门罪名后出的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二世直道行迹与望夷宫“祠泾”故事[J]. 王子今. 史学集刊. 2018(01)
[2]论秦王政“之河南”“之邯郸”“游至郢陈”[J]. 王子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3]秦汉宫苑的“海池”[J]. 王子今. 大众考古. 2014(02)
[4]《秦记》考识[J]. 王子今. 史学史研究. 1997(01)
[5]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与秦的覆亡[J]. 王子今. 史林. 1986(02)
本文编号:3057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576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