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野下清末预算制度的引进及探析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清末预算制度的引进及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末宪政改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这场震惊中外的宪政改革,意味着中国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新旧交替之际的碰撞更是在一列改革措施的开展中愈发显现,其中引进预算制度,实现财政改革更是对清末宪政改革的推进有着关键、核心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清末宪政的视野中去研究预算制度引进的问题,主要从四个层面来探析预算制度如何在清末宪政改革中被引进。第一层面,立足于立宪大环境中分析预算制度引进的时代背景,深入洞察国家政府层面和民间社会层面对宪政改革中引进预算制度的呼声和态度。从而分析促使预算制度引进的直接、间接以及根本的动力。第二层面,着眼于预算制度引进中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其中主要包括了预算制度本土抑或舶来的概念之争、预算引进的进程缓行和从速之争、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是否真正意义上具有宪政思想等各界的争论。第三层面,宪政改革中预算制度的实践运作效果,主要从中央和地方评析社会反响和实际运作成果,探讨是否实现引进预算制度达到预算权制约行政权,实现真正宪政的初衷。第四层面,从宪政视野中思考预算制度引进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去思考清末立宪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去探析引进预算制度意义和价值,同时剖析预算制度与宪政的关系,从而引发对宪政本质表征的思考。
【关键词】:清末 近代化 宪政改革 预算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9;D92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引进预算制度的宪政改革视野12-28
- (一)民间社会于引进预算制度的宪政视野13-21
- 1、开明士人为引进预算的著书立说13-18
- 2、社会报刊舆论为引进预算的讨论辩驳18-19
- 3、商人商会团体为引进预算的积极推动19-21
- (二)国家政府于引进预算制度的宪政视野21-28
- 1、国家政府对引进预算制度的态度变化22-24
- 2、国家政府对引进预算制度的酝酿24-28
- 二、引进预算制度引发的两种争论28-37
- (一)预算概念之争:本土抑或舶来28-32
- 1、清末对预算概念的争论29-30
- 2、预算概念争论的延续及评估30-32
- (二)宪政改革中预算进程之争:缓行抑或从速32-37
- 1、从“立宪上谕”的颁布到“九年预备立宪”的出笼32-34
- 2、从“九年预备立宪”的问世到“预算九年筹备”的确立34-37
- 三、宪政改革中预算制度的引进运作及实施成果37-50
- (一)预算制度引进的具体运作37-44
- 1、官制及组织机构的改革38-39
- 2、清理财政39-42
- 3、预算权力的配置42-44
- (二)预算制度实践的初步成果44-50
- 1、中央预算——以《宣统三年(1911年)预算》为例45-46
- 2、地方预算——以《江苏预算案》为例46-50
- 四、引进预算制度的宪政价值和意义50-59
- (一)预算制度的法律性及与宪政的关系50-55
- 1、预算制度的法律性51-53
- 2、预算制度与宪政的关系53-55
- (二)引进预算制度的宪政意义55-59
- 1、君权与民权的博弈——财政立宪的萌芽55-57
-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财政决策与执行的分离57-59
- 五、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绍杰;王有强;卢大鹏;;欧盟预算及其对我国预算制度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12期
2 曾章伟;;预算制度的改革与立法[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3 罗光林;刘芳;;从规范预算制度层面加强我国廉政建设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2年03期
4 ;欧盟共同预算制度的改革及前景展望[J];德国研究;1996年02期
5 胡克刚;美国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对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2年07期
6 杜爱萍;预算制度的变革与完善[J];行政论坛;2004年04期
7 杨汉秋;杨斌;谢辉;;军队预算制度创新主体、成本和过程探讨[J];军事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8 罗光林;吕奕星;刘芳;;从规范预算制度层面加强我国廉政建设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1年12期
9 ;世界各国的政府预算制度[J];浙江人大;2004年03期
10 胡文贤;胡军;;试论军队预算制度研究视角的创新[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进文;;中国预算理论和预算制度的早期现代化研究——清朝末年西方预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2 李炜光;;难以走向共和——中国近代预算制度的变迁与启示[A];构建中国公共预算法律框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岩鹏;现行预算制度已把违规花钱压到最低[N];华夏时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预算制度的改进路径[N];东方早报;2013年
3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何代欣;实现规范透明预算制度需要做什么[N];经济参考报;2014年
4 财税史学者 梁发芾;民主政治不完善 预算制度只会障人耳目[N];中国经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夏祖军;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N];中国财经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胡俊刚;“全口径”凸显预算制度新变革[N];中国审计报;2013年
7 梁发芾;预算制度是关住权力的好笼子[N];甘肃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万静;要把建立透明预算制度放在改革首位[N];法制日报;2014年
9 文国勇;建立中小学公开预算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毛磊 彭波;构建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霏;宪政视野下清末预算制度的引进及探析[D];苏州大学;2016年
2 黄凯;我国部门预算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肖红梅;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永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运行评价与完善对策[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清末预算制度的引进及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3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