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etrobras案看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域外管辖问题
发布时间:2021-09-28 15:42
Petrobras案反映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的域外管辖权存在合理性的问题。通过回顾该法的立法历史和研究其条款的规定,分析FCPA针对外国公司的典型案例,表明美国FCPA执法机构宽泛地解释法律,借助微弱的连接点,扩大FCPA域外管辖权的行使范围。这既与美国国内法和司法实践中确定行使域外管辖权的合理性平衡检验标准不一致,同时也不符合《经合组织公约》和习惯国际法规则的要求。究其实质,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一方面为国际社会治理跨国贿赂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另一方面也在维护了美国和美国公司的利益,收取额外的霸权收益。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巴西Petrobras公司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案
(一)案件的基本事实
(二)案件分析
1.行为主体
2.取得或者维持业务
3.贿赂对象
4. FCPA对外国人的域外管辖权
二、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关于域外管辖权的条文规定
(一)立法历史
(二)《反海外腐败法》1998年的修正案和经合组织《国际商务交易活动中反对行贿外国公职人员公约》
(三)《反海外腐败法》的条款内容
1.贿赂犯罪构成要件
2.管辖权类型
三、美国历年对外国公司执法的典型案件
(一)罚款金额排名前十的FCPA执法案件
(二)典型案例
1. Statoil案
2. Siemens案
3. Daimler案
4. BAE Systems案
5. JGC Corporation案
6. Tenaris案
7. Straub案
8. Alstom案
(三)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行使域外管辖权存在的问题分析
1.借助微弱的连接点,扩大FCPA管辖权的行使范围
2.不起诉协议(NPA)和延期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以下简称“DPA”)的广泛使用保证了美国执法机构得以对FCPA进行宽泛解释,脱离了法院的监督,为扩张执法创造了条件。
四、从美国法的视角看FCPA的域外管辖权
(一)《美国对外关系法》的规定
(二)美国法院的司法实践
1. Morris案
2. Pankesh Patel案
3. Vassiliev案
4. Hoskins案
五、从《经合组织公约》的有关规定看FCPA执法
六、从国际法的视角看FCPA执法
(一)国际法关于域外管辖权的规定
(二)FCPA执法是否符合习惯国际法
七、FCPA的域外管辖对国际社会反海外腐败的影响
(一)为国际社会治理跨国贿赂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
(二)向外国公司征收的营业税
八、对中国行使域外管辖权的启示
(一)中国刑法中域外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中国域外管辖权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欧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设想与中国方案比较[J]. 孔庆江. 欧洲研究. 2019(03)
[2]国内法域外适用及其应对——以美国法域外适用措施为例[J]. 廖诗评.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3)
[3]中国崛起、对外关系法与法院的功能再造[J]. 蔡从燕.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我国刑事管辖权规定的反思与重构——从国际关系中管辖权的功能出发[J]. 宋杰. 法商研究. 2015(04)
[5]美国联邦法院司法管辖权的收缩及其启示[J]. 杜涛. 国际法研究. 2014(02)
[6]中国海外投资与美国FCPA的域外适用[J]. 何力.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8)
[7]国家间反垄断合作的必由之路——双边的方法[J]. 刘宁元. 河北法学. 2010(04)
[8]涉外腐败犯罪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以中国为视角的思考[J]. 李海滢. 当代法学. 2009(03)
本文编号:3412194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巴西Petrobras公司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案
(一)案件的基本事实
(二)案件分析
1.行为主体
2.取得或者维持业务
3.贿赂对象
4. FCPA对外国人的域外管辖权
二、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关于域外管辖权的条文规定
(一)立法历史
(二)《反海外腐败法》1998年的修正案和经合组织《国际商务交易活动中反对行贿外国公职人员公约》
(三)《反海外腐败法》的条款内容
1.贿赂犯罪构成要件
2.管辖权类型
三、美国历年对外国公司执法的典型案件
(一)罚款金额排名前十的FCPA执法案件
(二)典型案例
1. Statoil案
2. Siemens案
3. Daimler案
4. BAE Systems案
5. JGC Corporation案
6. Tenaris案
7. Straub案
8. Alstom案
(三)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行使域外管辖权存在的问题分析
1.借助微弱的连接点,扩大FCPA管辖权的行使范围
2.不起诉协议(NPA)和延期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以下简称“DPA”)的广泛使用保证了美国执法机构得以对FCPA进行宽泛解释,脱离了法院的监督,为扩张执法创造了条件。
四、从美国法的视角看FCPA的域外管辖权
(一)《美国对外关系法》的规定
(二)美国法院的司法实践
1. Morris案
2. Pankesh Patel案
3. Vassiliev案
4. Hoskins案
五、从《经合组织公约》的有关规定看FCPA执法
六、从国际法的视角看FCPA执法
(一)国际法关于域外管辖权的规定
(二)FCPA执法是否符合习惯国际法
七、FCPA的域外管辖对国际社会反海外腐败的影响
(一)为国际社会治理跨国贿赂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
(二)向外国公司征收的营业税
八、对中国行使域外管辖权的启示
(一)中国刑法中域外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中国域外管辖权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欧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设想与中国方案比较[J]. 孔庆江. 欧洲研究. 2019(03)
[2]国内法域外适用及其应对——以美国法域外适用措施为例[J]. 廖诗评.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3)
[3]中国崛起、对外关系法与法院的功能再造[J]. 蔡从燕.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我国刑事管辖权规定的反思与重构——从国际关系中管辖权的功能出发[J]. 宋杰. 法商研究. 2015(04)
[5]美国联邦法院司法管辖权的收缩及其启示[J]. 杜涛. 国际法研究. 2014(02)
[6]中国海外投资与美国FCPA的域外适用[J]. 何力.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8)
[7]国家间反垄断合作的必由之路——双边的方法[J]. 刘宁元. 河北法学. 2010(04)
[8]涉外腐败犯罪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以中国为视角的思考[J]. 李海滢. 当代法学. 2009(03)
本文编号:341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1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