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身制度兴衰考
发布时间:2021-09-28 19:50
告身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凭文书,是朝廷颁发给官吏的身份证明,告身制度即是告身在制作、管理、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程序规则,其萌芽于隋,建立于唐,发展于唐宋,消亡于明。本文以法制史的视角,从法律条文看告身制度的建立与规范,从案例看告身制度的运行,并将研究的时间范围确定在唐代至清代,梳理相关法律文本发生的变化,探讨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本文由三章组成,分别是“告身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相关立法为中心”、“从唐宋案例看告身制度的运行”、“告身制度的废止”。第一章,告身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相关立法为中心。本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简单介绍了告身制度在唐代以前的萌芽,二是对唐宋两朝有关告身的法律条文进行梳理,展现告身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脉络。有关告身的法律条文在《唐律疏议》中涉及告身在实行官当时的作用、涉案人员所持告身的等级对量刑的影响、伪冒告身罪的相关定义和惩罚、追毁告身的情形和延迟上交被追毁告身的后果。《宋刑统》在告身制度上的内容大致与《唐律疏议》一致,大部分条文相同。在《庆元条法事类》中,告身被写作告敕,出现了告身和告敕混用的现象。第二章,从唐宋案例看告身制度的运行。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告身制...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宋《司马伋告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三十年来唐宋告身整理与研究述评[J]. 赵彦昌,姜珊. 兰台世界. 2018(09)
[2]唐宋除、免、当官员告身之处置——试释“《天圣令》读书班”对一条《狱官令》之疑问[J]. 钱大群.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3)
[3]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J].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1)
[4]唐代官员的人事档案略说[J]. 张东光. 档案. 2017(01)
[5]宋代官员告身的收缴——从武义徐谓礼文书谈起[J]. 戴建国. 浙江学刊. 2016(04)
[6]徐谓礼《淳祐七年十月四日转朝请郎告》释读[J]. 张祎. 中国史研究. 2015(01)
[7]从《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看南宋时的给舍封驳——兼论录白告身第八道的复原[J]. 李全德. 中国史研究. 2015(01)
[8]唐代官凭文书告身若干问题研究(上)[J]. 张东光. 档案学通讯. 2014(02)
[9]徐谓礼告身的类型与文书形式——浙江武义新出土南宋文书研究[J]. 王杨梅. 浙江社会科学. 2013(11)
[10]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级问题[J]. 王静,沈睿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硕士论文
[1]唐宋时期传世告身书法研究[D]. 张潇.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唐宋告身略论[D]. 李萌.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12464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宋《司马伋告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三十年来唐宋告身整理与研究述评[J]. 赵彦昌,姜珊. 兰台世界. 2018(09)
[2]唐宋除、免、当官员告身之处置——试释“《天圣令》读书班”对一条《狱官令》之疑问[J]. 钱大群.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3)
[3]唐授杜甫左拾遗告身考——兼论唐代的皇帝直接授官[J]. 邓小军.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1)
[4]唐代官员的人事档案略说[J]. 张东光. 档案. 2017(01)
[5]宋代官员告身的收缴——从武义徐谓礼文书谈起[J]. 戴建国. 浙江学刊. 2016(04)
[6]徐谓礼《淳祐七年十月四日转朝请郎告》释读[J]. 张祎. 中国史研究. 2015(01)
[7]从《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看南宋时的给舍封驳——兼论录白告身第八道的复原[J]. 李全德. 中国史研究. 2015(01)
[8]唐代官凭文书告身若干问题研究(上)[J]. 张东光. 档案学通讯. 2014(02)
[9]徐谓礼告身的类型与文书形式——浙江武义新出土南宋文书研究[J]. 王杨梅. 浙江社会科学. 2013(11)
[10]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级问题[J]. 王静,沈睿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硕士论文
[1]唐宋时期传世告身书法研究[D]. 张潇.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唐宋告身略论[D]. 李萌.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12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1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