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义的相对性
发布时间:2021-10-17 07:38
正义,通常对于当代的人们来说,算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个人德行,那么建于这一道德心理基础上来说的有关正义规范和正义制度的社会建制也属于“斤斤计较”的社会建制。既然属于斤斤计较的社会建制,那么这一计较的对象就分为两类:要么关于是一个社会制度从上到下的具体安排是否公正;要么是关于人们(从每一个人的角度看主要是他人)是否遵守构成一个社会制度从上到下具体安排的规范。假定这些规范大体都是公正的,或者被我们认为大体上是公正的。对应于这两个现象,正义与不正义大概是指:正义是指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公正的或人们关于这个制度安排得到了普遍的遵守,而不正义则指一套社会规范本身是不公正的或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没有得到普遍的遵守。本论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意义上的正义与不正义,即人们关于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是否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遵守。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正义的相对性基础理论,主要分为正义的相对性的“善”、正义相对性的“物尽其用”。正义的相对性的善主要从“相对善意”出发,写了正义中的善,法律中的善,并把“相对善意”到“相对利益”的转变以及两者的对比写的分外鲜明。第二部分为有条件正义的相对性,“有条件”的意思是说,具...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正义相对性的基本理论
(一)正义相对性的“善”
(二)正义相对性的“物尽其用”
二、有条件正义的相对性
(一)正义的主观条件
1.主观条件的含义
2.利益冲突和善观念的冲突
3.利他主义与正义
(二)正义的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的含义
2.休谟对正义的客观条件的论述
3.布坎南对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4.罗尔斯对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5.哈贝马斯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三、无条件正义的相对性
(一)社会维持的相互性
(二)相互性与惩罚
(三)无条件性的幻觉
(四)个人观点
四、正义相对性的完善建议
(一)对社会维持的相互性的完善
(二)法律对正义相对性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41387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正义相对性的基本理论
(一)正义相对性的“善”
(二)正义相对性的“物尽其用”
二、有条件正义的相对性
(一)正义的主观条件
1.主观条件的含义
2.利益冲突和善观念的冲突
3.利他主义与正义
(二)正义的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的含义
2.休谟对正义的客观条件的论述
3.布坎南对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4.罗尔斯对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5.哈贝马斯正义的客观条件与尊严、自尊关系的论述
三、无条件正义的相对性
(一)社会维持的相互性
(二)相互性与惩罚
(三)无条件性的幻觉
(四)个人观点
四、正义相对性的完善建议
(一)对社会维持的相互性的完善
(二)法律对正义相对性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41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44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