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20:23

  本文关键词: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村民民主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形式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三十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但社会转型时期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与矛盾。在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村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政治素质的普遍提高、法治化程度加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多地发生了村民召开村民会议罢免村官、村民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还有众多被掩盖了尚未爆发的矛盾相信也不在少数,这些现象表明村民自治在表达村民民意、实现村民意思自治的制度设计理想与实际实施效果之间还存在着鸿沟,在选举、决策、公开、罢免监督过程中,正当法律程序还存在着错位与阙如的现象,以震惊全国的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事件为标志和高潮,我国村民自治还任重道远。有权利存在的地方,就常常伴随着侵权行为和侵权现象的发生。在村民自治过程当中,也时有村民民主自治权被侵犯的情况发生,典型的侵权如剥夺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贿选、暴力干涉选举等,侵害村民的民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公开村务或搞虚假公开,侵害公民的知情权;在多数村民提起罢免村委成员的程序时,违法处置,侵害公民的罢免监督权等。然而,在面临这些侵犯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状况时,常常是村民无奈、人大无边、政府无序、法院无力,村民的民主自治权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和保障,究其原因是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虚无、模糊。从程序理论层面上来说,我国面临的法治建设难题是程序观念滞后,程序理论不足。尽管在诸多学者的努力呼吁和社会实践的倒逼之下,法律程序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程序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想,程序的工具性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程序制度层面上来说,相关的程序制度没有建立健全,既有的程序制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从程序立法上来看,尽管我国三大诉讼法已经修改或正在修改,立法观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立法的科学性上有了突破,但仍然没有着眼于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村民自治 民主自治权 程序 保障法律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0;D42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文献综述11-13
  • 第一章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概述13-30
  • 第一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概念及特征13-20
  • 一、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由来及主要内容13-16
  • 二、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概念16-18
  • 三、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特征18-20
  • 第二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类型20-28
  • 一、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特有法律程序20-25
  • 二、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普通法律程序25-28
  • 第三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意义28-30
  • 一、实现村民当家做主之正义28
  • 二、维护农村安定和谐之秩序28-30
  • 第二章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现实困境30-42
  • 第一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面临的挑战30-34
  • 一、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民主法治文明的失调30-31
  • 二、传统宗族势力对村民民主自治的影响31-32
  • 三、建设新农村与农民工进城的逆发展的潮流32-34
  • 第二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特有法律程序存在的问题34-38
  • 一、特有保障程序规定过于原则34-35
  • 二、既有程序制度不受尊重35-36
  • 三、程序违法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36-38
  • 第三节、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普通法律程序存在的问题38-42
  • 一、信访条例保障程序存在的问题38-39
  • 二、诉讼保障程序存在的问题39-40
  • 三、《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保障程序存在的问题40-42
  • 第三章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之完善42-56
  • 第一节 培育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的适用土壤42-45
  • 一、大力提升村民的现代法治文化素质和法律程序意识42-43
  • 二、发挥宗族势力对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积极作用43-44
  • 三、引导村民返乡充实保障民主自治权的质量和数量44-45
  • 第二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特有法律程序的完善45-51
  • 一、夯实村民民主自治主体的自我保障程序45-47
  • 二、强化国家权力机关保障程序47-49
  • 三、推进国家行政机关保障程序49-51
  • 第三节 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普通法律程序的完善51-56
  • 一、完善信访保障程序51-52
  • 二、重构国家司法机关的保障程序52-54
  • 三、完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保障程序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1
  • 后记61-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高院四次刀下留人的背后[J];新闻周刊;2004年12期

2 唐嘉枫;法律程序正当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S1期

3 谢晖;论法律程序的实践价值(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唐自强;赵伟;;论宽选择法律程序的正当性[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5 郭思颖;;法律程序与正义法律的形态分析[J];才智;2010年23期

6 黄捷;;论适度的法律程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沪生;;警察枪支使用后期法律程序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归雪梅;;法律程序中信息弱者权益之法理阐释[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04期

9 孙浩男;;我国法律程序的现实意义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7期

10 孙笑侠;法律程序剖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岳琴;;关注北京动物园搬迁的法律程序问题[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2 万立;杨海燕;;城市房屋征收法律程序比较研究——兼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之完善[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程啸;信息社会要了解法律程序中的真实[N];法制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廖卫华 本报通讯员 张黎黎;从“吃哑巴亏”到“按法律程序办”[N];法制日报;2014年

3 张士利;执行法律程序的障碍与对策[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湖南省委宣传部 邓清波;“自杀”争议暴露法律程序缺失[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许邵庭;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制度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N];贵州日报;2013年

6 记者 蒋皓;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制度 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N];法制日报;201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金贵;论法律程序的启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许素文 郝智超;欧盟对10个成员国启动法律程序[N];人民邮电;2005年

9 邓晔;将制度纳入法律程序[N];学习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按法律程序依法诉求[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霞;对法律程序几个问题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朝;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勇;论法律程序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路秀娜;论法律程序义务[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邓万里;法律程序异化论[D];广西大学;2013年

6 孟海燕;会议法律程序类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楠;论法治社会下法律程序的价值和功能[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小娟;法律程序的价值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9 江传堤;计算机搜查、扣押法律程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周靖;保密法律程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保障村民民主自治权的法律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8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