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日近代法律移植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09:04
  本文以清末中日法制现代化的开端为比较对象,论述了中日法制现代化开端的相同背景,包括社会政制与传统法制之间的尖锐矛盾、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西方法律文化的大规模传播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两国法制现代化开端各自的发展进程、命运及其特征,并分别做出评价,分析了中日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在于对法律移植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日法制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如何更好地进行法律移植,在以上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并得出相应的方法。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中日近代法制改革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 中日近代法制改革的背景
        一、清末法制改革的背景
        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法制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中日近代法制改革的进程
        一、清末法制改革的进程
        二、明治政府时期日本的法制改革进程
        三、中日近代法制改革的特点
第二章 近代中日法制改革的不同命运
    第一节 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命运
        一、清末法律改革
        二、民国法制变革
        三、社会主义法制革新
    第二节 日本近代法制改革的命运
        一、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初步实现法制近代化
        二、一战后的新发展
    第三节 近代中日法制改革的不同命运比较
        一、法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不同
        二、法律移植的主体不同
        三、法律移植所受的阻力不同
第三章 启示与借鉴: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
    第一节 法律移植的本土化
        一、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
        二、日本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对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借鉴
        三、我国法律文化传统中富含法治因素的本土资源
    第二节 法律移植的国际化
        一、法律移植国际化的概念
        二、法律移植国际化的重要性
        三、法律移植的国际化决不等于西方化
    第三节 法律移植的限度
    第四节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法律移植的策略
        一、要提高本国法的同化能力
        二、要重视传统法律文化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三、制度模仿是现代化的关键
        四、确立现代化的法治意识
        五、对待外来法律文化应有正确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动因比较分析[J]. 张中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2]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J]. 张晋藩.  中国法学. 2005(05)
[3]关于法律移植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以近代日本明治时期的法制改革为例[J]. 邱思广.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综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J]. 张晋藩.  政法论坛. 2004(01)
[5]清末法制近代化为什么失败——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分析[J]. 艾永明.  比较法研究. 2003(03)
[6]中日法律的近代转型的比较分析[J]. 石田琢智.  政法论坛. 2001(06)
[7]日本法制近代化成功的原因探析[J].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8]日本近代法制:“脱中入西”[J]. 孟祥沛,郑志华,姚明铭.  探索与争鸣. 1999(12)
[9]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与法律移植[J]. 周少元.  中外法学. 1999(02)
[10]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J]. 沈宗灵.  外国法译评. 1995(01)



本文编号:371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71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