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释读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释读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黑水城出土西夏法律文献《亥年新法》为西夏晚期的法典,其成书不晚于光定四年(1214年),共存十七卷,记载了西夏晚期的社会历史状况,为研究西夏社会历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直接而宝贵的历史资料。本文选取《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的全部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完成西夏文录文,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尽可能准确的西夏文本:二是对西夏文本作初步释读,内容主要包括以乙种本为底本,结合甲种本进行的详细校勘、汉文对译、汉文的初步构拟以及对必要词语进行的注释;三是在初步解读基础上对法律文献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主要包括《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与《天盛律令》卷十六十七之比较、对西夏磨勘制度认识以及西夏后期磨勘制度的变化、《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所涉草书资料整理等。
【关键词】:西夏法律文献 《亥年新法》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磨勘制度 草书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6.3;D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1
- 一、选题依据6
- 二、西夏文《亥年新法》及卷十六十七合本概述6-8
- 三、相关释读与研究回顾8-9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不足9-11
- 第一章 《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条文释读11-27
- 凡例11-12
- 西夏文本释读12-27
- 第二章 《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相关研究27-38
- 一、《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条目与《天盛律令》同卷对应门类之推定27-34
- 二、西夏晚期库局分磨勘制度的变化34-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一:西夏文词语一览表42-45
- 附录二:《亥年新法》((?)HB.No.945)草书整理表45-47
- 附录三:西夏文献图版47-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介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蕤;;漫谈西夏文化中的“唐风”[J];华夏文化;2007年03期
2 张迎胜;;佛教与西夏文字的创制[J];兰州学刊;2009年03期
3 杨昕;;多元一体的西夏文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0期
4 史金波;简论西夏文辞书[J];辞书研究;1980年02期
5 史金波;;也谈西夏文字[J];历史教学;1980年10期
6 史金波;;西夏文辞书及其特点和历史价值[J];辞书研究;1983年06期
7 史金波;;中国藏西夏文文献新探[J];西夏学;2007年00期
8 王培培;;谜一样的文字——西夏文[J];文史知识;2009年01期
9 高正录;景泰县发现西夏文字[J];档案;2000年05期
10 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金波;;中国藏西夏文文献新探[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2 李华瑞;;论儒学与佛教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史金波;;西夏文概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4 史金波;李进增;王效军;罗丰;孙昌盛;彭金章;俄军;杨福;胡爱玲;苏东;索秀芬;李少兵;孙福喜;赵斌;杜建录;马升林;贺吉德;;中国藏西夏文献综述[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5 温晋林;;西夏文化专题旅游开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牛达生;;西夏文字与西夏文钱币——浅论西夏文钱币之一[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7 李进兴;;西夏文物三题[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军;让西夏文化走进银川人居[N];宁夏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春海;西夏文:其言已逝 其学不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庄电一;曾辉煌过的古老文字[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姬恒飞;银川要建全国首家情景式西夏文化人居社区[N];银川晚报;2010年
5 任欢;银川市政协委员 视察西夏文化遗存保护情况[N];华兴时报;2010年
6 史金波;学习·思考·进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春海;四城记:千年西夏文 万里觅遗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靖;探索古代少数民族的文明[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张显峰;解读“天书”[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海;让西夏从鲜为人知到清晰鲜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阎成红;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释读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2 王荣飞;英藏西夏文译《贞观政要》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3年
3 王长明;西夏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考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高振超;西夏文《经律异相》(卷十五)考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媛;宁夏的西夏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小龙;夏宋百年和战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西夏文学[D];兰州大学;2006年
7 石坤;斯坦因喀拉浩特遗址所发掘诸废墟及其出土文物对应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王文利;党项经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释读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8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