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评述
本文关键词:美国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货物品质担保制度源于出卖人对标的物可能的特定瑕疵进行救济的一项合同义务,可以将其视作买卖合同订立时出卖人向买受人作出的保证。货物品质担保法律制度借鉴侵权行为法、合同法和财产法的相关理论。《统一商法典》将货物品质担保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明示担保和默示担保。虽然货物买卖的明示及默示担保制度在买卖法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明示担保较默示担保更为明晰、确定性,且明示担保属于合同自由范畴,对比默示担保属于法定义务。在今日美国的法律体系中,买卖合同相关法律关系由《统一商法典》(Uniformed Commercial Code)第二编进行规范调整。第二编规定了出卖人的担保义务。“担保”这个词似乎表明,担保属于一种特别的承诺,蕴含着不同的法律权利。但是,担保实际上只不过是出卖人对所售货物的品质或其他特征向买受人作出的陈述,并且,出卖人往往通过此陈述明示或默示地向买受人承诺,如果货物不符合要求,出卖人将向买受人作出赔偿或提供其他的救济,如修理或更换缺陷货物。货物担保制度是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的交叉领域。例如对事实的虚假陈述,既构成明示担保义务的违反,如满足侵权责任的各项要件也可能基于欺诈、疏忽大意的失实陈述或善意的错误陈述而受诉。同样,如果货物有缺陷并造成人身伤害,那么出卖人不仅将承担严格的产品责任,在合同法上也违反默示的适销性担保义务。因此,研究货物买卖的担保制度是串联民法领域几大基本法律制度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通过历史研究,对美国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的源流做简要梳理,再从自然法角度剖析制度合理性,这部分运用了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得出创新的研究结论。此外,通过分析、评述美国货物买卖担保制度的制度构成,评价该制度的价值内涵。引言部分,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源流。探究默示担保制度的历史进程,以1893年英国《货物买卖法》、1906年美国《货物买卖法》以及2002年美国《统一商法典》作为示范文本,解读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默示担保在英美法上的重要的法律渊源,梳理出美国在货物品质担保制度上所呈现的从保护出卖人利益到向买受人一方倾斜、从明示担保为主到明示担保和默示担保并举且加大默示担保保护力度的总体脉络。第一章,默示担保制度本体和价值论。本章首先从基本理论问题入手,解决默示担保制度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接下来从限制合同自由的正当性、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以及担保制度的道德教育功能三方面,探讨默示担保制度在自然法视角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证成默示担保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第二章,默示担保的制度内核。从理论入手,以默示担保的两种基本类型为核心,剖析两种默示担保的构成要件,并对默示担保的一些实践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比较默示担保两种类型,比较担保责任和产品侵权责任,对默示担保制度有更清晰的理性认识。最后分析《马格纳森-莫斯担保法案》相关制度,明确其在消费品领域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默示担保的对抗制度。默示担保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强化对买受人权益保护的同时可能不利于出卖人行使合同自由的权利。所以《统一商法典》提供了多种豁免默示担保的方式。在本章将对担保豁免的方式、生效要件进行分析。此外,还将分析出卖人非免责地变更担保条款的方式,以及出卖人在面临担保之诉时有哪些有效的抗辩理由。最后结语部分,简要分析我国目前买卖合同上物质瑕疵担保义务相比U.C.C.默示担保义务所存在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买卖合同 统一商法典 品质担保 默示担保 适销性 担保豁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第一章 默示担保制度本体和价值论12-18
- 一、默示担保制度基本理论问题12-15
- (一)默示担保义务的性质12-13
- (二)默示担保义务的法定性13-14
- (三)担保责任与产品侵权责任之辨14-15
- 二、默示担保制度的自然法基础15-18
- (一)限制合同自由的伦理正当性15-16
- (二)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16-17
- (三)担保制度的道德教育功能17-18
- 第二章 默示担保的制度内核18-34
- 一、默示担保的类型19-30
- (一)默示的适销性担保19-25
- (二)默示的适用性担保25-29
- (三)默示担保基本类型辨析29-30
- 二、《马格纳森-莫斯担保法案》的适用30-34
- (一)法案颁布背景30-32
- (二)相关术语定义和案例剖析32-34
- 第三章 默示担保的对抗制度34-47
- 一、默示担保的豁免34-42
- (一)豁免的理由35-36
- (二)担保豁免的生效要件36-39
- (三)其他担保豁免方式39-42
- 二、非免责型担保变更42-44
- (一)替代性救济条款的适用42-43
- (二)责任范围限缩43-44
- 三、担保之诉的抗辩事由44-47
- (一)买受人的证明责任44-45
- (二)出卖人的抗辩事由45-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少杰;;浅论作为型默示[J];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2 姚军;汤媛媛;;发包方能否“默示”土地流转[J];农民文摘;2013年01期
3 翟云岭,王阳;默示条款法律问题探析[J];法学论坛;2004年01期
4 张时洪;;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默示行为[J];商品与质量;2009年S2期
5 原蓉蓉;;论英美合同法中默示条款的补充及其借鉴[J];学术论坛;2013年02期
6 周群利;要重视法律上的默示[J];中国商贸;1999年03期
7 范辉;;不能忽视的合同默示条款[J];中国石化;2010年09期
8 杨小岷,马秋;论合同中的默示行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胡林龙,江辉;合同默示条款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10 马征;;合同默示条款三论[J];华商;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临宏;王朝佐;;政府默示的相对人行为初探[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龙;承包商的默示义务[N];江苏法制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郭锋;郑百文重组“默示原则”是否合法[N];中国证券报;2001年
3 吴成邋陈玉琴;默示赠与的法律效力[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赵文英;本案不适用默示[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李书剑 王仲;13年不主张权利应视为默示追认[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刘涛;默示委托下的承揽关系[N];江苏经济报;2014年
7 李书剑 王仲;默示追认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闫文军 郑继功;从调解书看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及其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林挺;默示商销担保及其法律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延生;两类自愿承受风险的区别与认定[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圣坤;合同法上的默示条款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刘昕;默示条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景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默示条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林承日;合同默示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强华;三明勘察院诉风范公司与大青加油站默示授权案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6 朱玳萱;论仲裁的默示放弃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于丹;英美合同法中的默示条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汤锋;论合同的默示条款[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曾真;美国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评述[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货物买卖默示担保制度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8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