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要】:当下高校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缺乏统一认识。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计划,高校需要厘清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关系,界定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有效部署教学内容,规范与优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XJK015BGD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D9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1年12月29日,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不仅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首个涉及法学高等教育的专门指导性文件,也是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先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这一关系法学教育发展变革的重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J];理论学习;2004年10期
2 王景;马志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赵丽娟;何立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4 黎四奇;李津;;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检讨与反思[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年04期
5 曹凌;杨玉麟;林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以陕西省高校为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郭鹏伟;张勇明;同鹏英;;论人才培养目标——浅谈如何确立任职教育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7 余涛;阎亚林;屈红斌;;我国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08年00期
8 冯化宇;;军队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带来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03期
9 王彩元;;治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我省人才培养目标[J];党的生活;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红梅;王有志;郭春明;;试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沈颂华;;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钱朝阳;蒲玲;金宇清;樊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系统思考[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卢爱工;李晴;盂祥麒;王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兴洲;应伟丽;蒋薏;;高职教育中考核方式的改革[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卫国邋通讯员 朱强;歩城镇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济宁日报;2008年
2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亚非;坚持电子信息专业特色 丰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阶段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中英合作“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课题组成员 吕红 辜川毅;中职升高职,,在课程上脱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展涛;担承社会责任 培育民族中坚[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潘秀慧;培养高科技人才 护航新农村建设[N];温州日报;2006年
7 郭桂英;文化产业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王勇进;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N];解放军报;2002年
9 张慧 王小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李永莉;永仁县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华;当代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志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茹;校友视角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学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白逸仙;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婧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52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