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开放结构与疑难案件的成因——兼论语义学方法于法理论研究中的限度
本文关键词:法律的开放结构与疑难案件的成因——兼论语义学方法于法理论研究中的限度
【摘要】:在我国既有的对疑难案件的研究中,论者多从语义学角度将疑难案件的成因归结为法律的开放性结构,并将理论基础追溯到哈特于《法律的概念》中所持的观点。然而这不仅不符合哈特提出法律开放结构的理论语境,同时也忽略了开放结构在哈特理论中是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法而非产生根源这一重要观点。该误读的产生,究其实质乃在于既有研究混淆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界限,过度依赖于脱离语境的语义学分析,不仅无法认识到疑难案件产生的根源,也无法为其解决提供有力方案。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疑难案件 开放结构 语义学 法律实证主义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疑难案件”既是法律实务中的争议焦点,也是法律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有关何为疑难案件、如何解决疑难案件的学术讨论形塑了法学学者乃至实务人员有关什么是法律、法律适用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等根本议题的一般性看法。在既有研究中,我国学界讨论多倾向于从“语义学角度”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龙;;疑难案件的道德解读[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2 孙海波;;疑难案件的语义争议及成因初探[J];研究生法学;2011年06期
3 张瑜彬;;浅析“疑难案件”[J];法制与社会;2012年28期
4 孙海波;;案件为何疑难?——疑难案件的成因再探[J];兰州学刊;2012年11期
5 高军;张今文;;“疑难案件”之法理蕴含[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徐继强;;法哲学视野中的疑难案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褚国建;;法制疑难案件议题的成因与理论路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8 ;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简介[J];政法论坛;1999年03期
9 季涛;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毛玮;;论疑难案件中的规则变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红海;例行案件和疑难案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梁迎修;当法官面对疑难案件的时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陈林林;疑案中的解释应能服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陈景辉;司法考试对法理学能力的考察[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燕妮;疑难案件的司法认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2 达理纳嘉;疑难案件中法律确定性之证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温华蕾;类型思维与疑难案件中大前提的证立[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程翠翠;论类比推理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D];广西大学;2015年
5 郭雍;疑难案件规范解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6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8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