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多元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未来命运——以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为研究范本
本文关键词:法律多元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未来命运——以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为研究范本
更多相关文章: 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法 文化多元主义 “活法”理论
【摘要】:基于法律文化学的视角,可以对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作出考察和解读。应用法律多元主义从文化理论层面对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进行论证,而应用"活法"理论则可从文化之实践层面对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原因作出剖析。作为一个庞杂的习惯法系统,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包含着壮族习惯法、苗族习惯法、傣族习惯法、瑶族习惯法等子系统。在我国西南地区,这些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命运不但取决于其自身能否实现良性发展,更取决于它能否与"国家法"之间构建起良性互动关系。对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合理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应通过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的方式予以吸收,而对于其中部分落后内容,"国家法"应予以明确摒弃,唯此方为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法 文化多元主义 “活法”理论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BY20150082)
【分类号】:D920.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由来梁治平先生曾言道,“用法律去阐述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乃是中国本土法学走向世界法学范畴的关键之所在[1]。在《法律的文化解释》和《法辩》等著作中,他更是突出强调了法律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此创立了富有中国本土色彩的法律文化学,也就此实现了法学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凤鸣;;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教育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陈卯轩;;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身份、功能与价值分析——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7期
3 高永宏;;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正向功能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4 刘侃侃;;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功能之我见[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5 张殿军;;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制度空间与“合法化”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杨平;;近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综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王学辉;云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和发展的轨迹[J];现代法学;1998年03期
8 王飞;吴大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当代法治意蕴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高夫;利用法律民族志研究南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成果——《论法的成长》读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10 王允武;;西部开发法治与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亚超;;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融合[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2 潘志成;;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现状及趋势[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4 陈西茜;;法律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飞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副研究员 法学博士;浅析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准法规范性[N];贵州民族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实习记者 吴运亮;挖掘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优秀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N];贵州民族报;2014年
4 吴大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民族法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出路[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郭凤鸣;云南贡山丙中洛乡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法经济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葛健;论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董翼;民族法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陈谌;传统与生态—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澜沧千年万亩古茶园的保护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吴双;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现代化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曲显合;少数民族习惯法运行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8 徐佳佳;清代国家法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影响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9 蔡葵;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和融合[D];新疆大学;2007年
10 邓冠男;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政府行政行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8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2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