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5-05-07 20: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出台,首次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方式,并排在第一顺位,突出了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各类司法实践中,修复责任已经得到了较为灵活的适用,也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各具特点的责任承担方式,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困境,需要在进一步的环境司法实践中加以突破和创新。故而通过对于近十几年来涉及到环境修复责任的环境司法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和考察,探析修复责任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适用路径和面临的困境,对环境修复的目标和标准、环境修复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适用环境修复责任的程序性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修复责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理论基础和司法审判适用
1.1 生态修复责任的理论内涵与法律依据
1.2 修复责任在环境司法审判中的适用:多种责任承担方式并存
2 修复责任在环境司法审判中的困境
2.1 修复前提:“损害”及“能够修复”难以认定
2.2 实践中不同责任承担方式面临的审判困境
2.3 适用修复责任的程序性问题
3 完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的建议
3.1 明确环境修复的目标和标准
3.2 创新责任承担方式,明确环境修复义务落实的路径和措施
3.3 明确环境资源案件中的程序性问题
4 结语
本文编号:404372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理论基础和司法审判适用
1.1 生态修复责任的理论内涵与法律依据
1.2 修复责任在环境司法审判中的适用:多种责任承担方式并存
2 修复责任在环境司法审判中的困境
2.1 修复前提:“损害”及“能够修复”难以认定
2.2 实践中不同责任承担方式面临的审判困境
2.3 适用修复责任的程序性问题
3 完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的建议
3.1 明确环境修复的目标和标准
3.2 创新责任承担方式,明确环境修复义务落实的路径和措施
3.3 明确环境资源案件中的程序性问题
4 结语
本文编号:4043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4043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