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治国”的实践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德国“法治国”的实践与启示 出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治国"概念是德国19世纪法学家的创造,为了能在主权归属问题上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他们解决的方式是将国家政体问题与法律秩序问题分离,从而回避对主权归属问题的回答。这与德国19世纪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1848年三月革命是德国"法治国"概念发展的重要拐点。自此革命后,论述"法治国"的法学家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形式法治国"概念,而不是"实质法治国"概念,更重视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实证主义法学家的方法论为他们的这种转向提供了灵感。英国"法治"理论的首位系统阐述者戴雪却用《英宪精义》一章的篇幅认为行政法与"法治"不相容,戴雪的主要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裁量"与"专断"。对德国"法治国"概念起源、流变的分析有助于中国发展起一种合理的法治理论。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concept is created in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German jurist, looking for a road in the sovereignty issue. They solve the problem and will the state law and order problem separation, thus avoiding the sovereignty question.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Germany in nineteenth Century.1848 year in March is an important revolution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Germany "rule of la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volution, discusses the "rule of law" jur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rule of law "concept, rather than the" real law "concep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rather than a political problem. The method of positivist jurists provided the inspiration for their the steering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first" rule of law "theory of Dai Xue is a chapter of English constitution essence > < space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is not compatible, the main error i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wearing snow cut The amount of "and" arbitrary ". The German" rule of law "concept origin, rheological analysis helps Chinese developed a reasonable theory of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1.6
【正文快照】: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其他国家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教训值得我们汲取。19世纪德国相对其他欧洲列强来说,是后发国家,它如何在法治建设中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并最终与其他法治文明汇合,无疑会给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提供启示。“法治国”(Rechtsst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刚;;德国“法治国”的历史由来[J];交大法学;2014年04期
2 彼得·巴杜拉;曾文远;;论自由法治国和社会法治国中的行政法[J];人大法律评论;2013年02期
3 赵宏;;法·治·与·行·政——德国行政法在法治国背景下的展开[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王运红;;英国“王在法下”法治观念的历史起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柏巍巍;;行政许可法律框架下的药品监管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1期
5 崔辉;;行政规划的法律性质辨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劳东燕;;自由的危机:德国“法治国”的内在机理与运作逻辑——兼论与普通法法治的差异[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许璐璐;;论高校管理“良法”制定的原则[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尹好鹏;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初论——拓展我国宪法学研究空间的一个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白彦,韩鹏;公法学与经济学视野下的政府职能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郭绍敏;;清末宪政改革中的地方自治——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郑军;王小红;;英国行政裁判所的改革历程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卢剑峰;;论我国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涂四益;;凭什么优先? 而且保留?——宪政视野下的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春燕;;服务理念下的程序裁量及其规制——以“万元大奖下的暂住证登记”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郜风涛;;行政裁量权及其规制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熊文钊;郑爱林;;行政裁量权的程序控制:以公众参与机制为中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青锋;袁雪石;;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与社会和谐——以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保护弱势群体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汤U喎,
本文编号:1437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3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