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情色贿赂的法律规制——以唐律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传统中国情色贿赂的法律规制——以唐律为中心 出处:《兰州学刊》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情色贿赂 枉法娶人妻妾及女 有事以情色行求 犯罪化
【摘要】:传统中国对情色贿赂法律规制积淀极深,以唐律为例,其既规定收受情色贿赂为罪——"枉法娶人妻妾及女"罪,也规定给予情色贿赂为罪——"有事以情色行求"罪,并对二罪的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法律责任作了详细规定。不过,基于对礼教纲常的维护,情色贿赂在唐代更多被视为纲常犯罪,而非贿赂犯罪,故其规制不如一般财物贿赂完整全面,同时又因为社会性风气较开放及吏治逐渐败坏,规制效果亦不甚理想。借鉴唐律规制情色贿赂的历史经验,结合情色贿赂的本质及危害性,现行《刑法》应将情色贿赂犯罪化,以严密惩治贿赂犯罪之法网。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hina,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erotic bribery is very deep. Taking Tang Law as an example, it not only stipulates the crime of accepting sexual bribery-"perverting the law and marrying wives and concubines and daughters". It also provides for the crime of giving sexual bribery-"something to do with sex" crime, and the crime of the subject of crime, the o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legal liability is detailed. However, based o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ode of etiquette. Erotic bribery in the Tang Dynasty is more regarded as a regular crime, not a bribery crime, so its regulation is not as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as the general property bribery,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more open social atmosphere and corruption of officials. The regulation effect is also not ideal. Referring to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Tang law in regulating erotic bribery, combining the essence and harmfulness of erotic bribery,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should criminalize erotic bribery in order to punish strictly the law net of bribery crime.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情色贿赂①指以权色交易为内容的贿赂犯罪。权色交易是当今中国权力腐败的重要形式,其存在范围之广,发生频率之高,以至有“每一个贪官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之说。伴随着权色交易的高发、泛滥,相关研究亦呈方兴未艾之势,围绕着情色贿赂应否全面犯罪化、如何定罪、如何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翁小倩;;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曹小云;;《唐律疏议》词语考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刘晓峰;;环境法视野下的中国水权制度演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8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曹小云;;《洗冤集录》词语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张翅;;从《不用刑审判书》看古代司法中的术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张红;;论见义勇为的法律救助[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韦兵;;俄藏黑水城文献《佛说寿生经》录文——兼论十一—十四世纪的寿生会与寿生寄库信仰[A];西夏学(第五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C];2010年
6 黄震云;;西夏王陵鎏金铜牛石马和辽代兴平公主墓葬考[A];西夏学(第五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C];2010年
7 柯万成;;韩愈贬潮行迹与三诗系年新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二辑)[C];2006年
8 吴振华;;论王勃的诗序[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8年
9 吴相洲;;关于元稹《乐府古题序》的几个问题[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8年
10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宏亮;唐律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绪刚;王荣利;;浅析诱惑侦查在贿赂犯罪中的适用[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2 郭理蓉;卢建平;;权、利的双向寻租及其法律规制——兼议贿赂犯罪的整合与刑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晓敏;邓春景;刘万才;房建恩;李岳;;和谐社会建设中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年01期
4 陈司谨;唐伟;;我国商业贿赂法律规制的一般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孟海静;孙月蓉;;浅议我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斌;郑燕敏;;论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制度的完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9期
7 柯玲玲;;论见危不救犯罪化的道德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8 姜雪云;;试论商业贿赂犯罪中介绍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徐兴涛;;商业贿赂法律规制的反思——法社会学整体性思维方式下的观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英国网络犯罪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慧;;“医疗知情同意”法律规制的中国现状研究——于《侵权责任法》颁行之后[A];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弘;;沈阳市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完善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曹霞;;美国核电安全与法律规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4 张世贤;;传统中国的行政管理——孔孟公共服务的观点[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挚萍;彭本利;;风险社会背景下原生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国家危险行为的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从日本排放高放射性污水谈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孙松松;;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政党因素——基于辛亥革命历史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姜方炳;;从传统到现代:小农的现代性蜕变及其发生逻辑——以H村白菇种植户为个案的实地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芳;;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法律规制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储槐植;;刑事政策:犯罪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司法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喜元;公司治理法律规制变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 李满奎;日本经验:过劳自杀的法律规制[N];法制日报;2010年
3 王春晖 山西移动公司首席法律顾问 博士;电信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N];人民邮电;2003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张卫英;“包二奶”现象的法律规制[N];中国社会报;2002年
5 南政法大学 卓武扬 四川省银监局 丁灿;加强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N];人民日报;2010年
6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屈灏;竞技体育犯罪的法律规制[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吴长军;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N];国际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志刚;网络环境下的法律规制[N];检察日报;2000年
9 卢昌军;试离婚当受法律规制[N];今日信息报;2007年
10 刘品新;“网络通缉/通报”的法律规制[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5年
4 汪泽;论对场外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曹霞;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小矿的法律规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向东;我国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邢钢;从国际私法角度论外国公司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胡正良;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平;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伟;论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郭良俪;反商业贿赂立法问题探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王亮;关于性贿赂不应入罪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芳;成本与收益理论在预防贿赂犯罪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郑大伟;论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菲;论我国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勇;论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绍军;贿赂犯罪研究与预防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10 李文成;论贿赂犯罪中的证据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38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3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