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美国的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本文关键词: 环境健康 损害赔偿 法律制度 完善 美国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健康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的最主要内容是赔偿范围和赔偿额度。美国的成文法和司法判例将人身伤害、精神损害、医疗费用、收入损失等纳入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范围,在确定赔偿额度时主要考虑赔偿比例、赔偿限额和惩罚性赔偿等因素,其中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借鉴美国经验,在环境健康损害赔偿中考虑亲权损失、现值减少、通货膨胀等因素实为必要,但可能需要假以时日。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egal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damage compensation is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an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The statute law and judicial prece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personal injury, mental damage, medical expenses. The loss of income is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damag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mpensation, the limit of compensation and punitive damages are mainly considered in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Some of the experience is worth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loss of parental right, the reduction of present value and inflation in the compensation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damage, but it may take time.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环保公益课题《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0904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71.2
【正文快照】: 环境污染或者破坏所引起的人体健康和疾病问题,即环境健康问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不少国家在法律层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美国未针对环境健康保护专门制定特别的损害赔偿立法,但依托于较为成熟的侵权法体系和一些专门领域的立法以及相关判例,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立德;杨晨曦;;环境健康与法律:美国经验借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文轩;;美国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03期
2 钱箭星;;中国环境安全的需求与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萱;刘文佳;沈晓悦;王建生;;我国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框架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明;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04期
2 高健;;浅论法律运行过程中的局限性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3 李琛;;中国制定法的缺陷和完善[J];知识经济;2009年13期
4 罗兴平;;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路径[J];特区经济;2008年04期
5 杨庆华;;中国非政府组织立法概况及问题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沈丽红;;加入WTO我国法律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1年01期
7 李婧;田克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3期
8 刘阳阳;许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8期
9 胡春秀;;从日本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看我国土地征收立法的完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5期
10 陈茜;;试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法律意识现状与改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军;;征信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角色[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孙国强;;序[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谢瑞平;;法律制度的行为效率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潘伟杰;;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高清;;绿色制造法律制度的创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吴宗金;彭谦;董士靖;;董必武同志民族法制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鲁玲;;加强法制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9 许中起;彭谦;;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 加强我国民族立法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顾元;曾尔恕;;中国法律史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郭守仁;美国政府的宗教团体管理现状与法律制度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羽扬;法律制度背后的支撑[N];检察日报;2000年
4 童之伟;法治不同于法制[N];贵阳日报;2009年
5 海通证券研究所 金晓斌 刘和平;认股权法律制度研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张博;美国儿童保护法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刘定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N];光明日报;2002年
8 雷秦平;以“广信”事件谈我国对外担保法律制度[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9 杨鹏远;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白银日报;2008年
10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检察长 张培中;从法律制度看旧西藏的残酷与野蛮[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扬;上海道契:法制变迁的另一种表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孟庆瑜;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书强;地方立法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骆悟捷;社会法总论研究的反思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3 车骐;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4 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刘威;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后现代向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黄羽茜;美国信用消费保护法律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沙荣珍;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法律制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川;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素云;法律制度有效性条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万金波;美国场外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6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