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促进科技创新: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 科技创新 投资渠道 税收优惠 中小企业 人才政策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技创新是国家和企业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美国促进科技创新的多维度法律群包括: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法律、规范政府RD投入的法律、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法律、激励创新主体积极性的法律、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的法律。在阐释美国以法律促进科技创新的成效的基础上,从完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增加科技投入、挖掘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健全税收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以法律推进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country and enterprise to maintai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ulti-dimensional legal group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mot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ludes: the law of improving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law of standardizing the government's R D investment. The law of supporting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law of encouraging the initiative of the innovation subject, and the law of training and introduc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law.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pping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taxation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creasing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so on.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law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0YJA820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YJC820127) 大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2D12ZC193) 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2dlskyb068)
【分类号】:D971.2
【正文快照】: 促进科技创新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保障不仅有助于增强科技创新战略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调整科技创新各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确保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外刊秀[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9期
2 冀瑜;徐爱微;;美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2期
3 袁景玉;周丽丽;;论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4 张勇;外国投资税收优惠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2年04期
5 聂书岭;;哈调整税法支持企业发展[J];中亚信息;2006年01期
6 谷维;;塔吉克斯坦法学专家谈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J];中亚信息;2009年05期
7 董娟;巩诗滢;;危机应对与创新发展——奥巴马科技政策与法律的实践与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科技与法律》稿约[J];科技与法律;2011年03期
9 王晖;美国中小企业立法体制改革及启示[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10 鲁篱,张莹;中小企业金融信用的法律对策探讨[J];天府新论;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光;;科技与法律关系的辨证思考[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汪志平;李致平;;日本新公司法:演进、背景和变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欣华;美反倾销新法案殃及我中小企业[N];中国贸易报;2007年
2 本版编辑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融资担保处处长 周平军 中共平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江涛;研讨法制建设与企业社会责任[N];国际商报;2007年
3 高扬;165万件阻碍民企发展的法规“受审”[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王辉;从商标的显著性特征谈中小企业的商标选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张云芳;养老钱遭遇理财危机[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何艳霞;《拜杜法案》原则广为亚洲国家采纳[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7 ;执行成本太高 萨·奥法案遭质疑[N];财会信报;2006年
8 陈泽伟;意大利费列罗胜诉案产生良好反响[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肖莹莹;执行成本过高 萨-奥法案遭质疑[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曾仕珍 实习生 毛锦萍;火热“小童羊”缘何冷清收场[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黎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胡淑丽;中国企业直接投资斯里兰卡的法律环境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晓峰;中亚国家投资立法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丁巍;美国ESOPs评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郑贵贤;中沙(沙特阿拉伯)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刘雯;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保鹏;美国反补贴法对中国贸易的实践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李伟芳;论日本公益法人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宏;论美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公共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蔚;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实现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7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6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