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乡村调解与治理——一个法律人类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3 05:07

  本文选题:宪政 + 调解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本文基于法律人类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当代中国农村的调解现状,以此揭示乡土社会中的治理秩序、权力-权利关系和制度、权力、文化结构的变迁,探索农村纠纷解决和基层治理的经验与挑战,指出法律赋能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可能路径,从而力图为中国当下的宪政理论提供必要的方法论补充。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egal anthropology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ation in rural China , thus revealing the governance order , power - rights relationship and system , power and cultural structure in the rural society ,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dispute settlement and grass - roots governance , pointing out the importance and possible path of legal empowerment in grass - roots governance , thus trying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methodological supplement for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China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公益与发展法律研究中心;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2 侯猛;;法律和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3 申端锋;;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J];开放时代;2010年06期

4 周叶中;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关于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一点思考[J];求是;2004年11期

5 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6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7 杨方泉;法律人类学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3年02期

8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骆建建;周庆元;;村社组织的运作逻辑[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4 赵晓力;;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李晟;;法制之外的普法——从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凌斌;;商鞅战秋菊——法治转型的一个思想实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范愉;;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路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9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张明;;另一个角度看秋菊——评《秋菊打官司》[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6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晓峰;;论“一事一议”政策的合理性及推进策略——基于政策实践悖论的反思[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新思维[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7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璇;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动态传承与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喻海伦;福州义序半田村民间信仰文化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周飞舟;谁为农村教育买单?——税费改革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马俊勇;乡镇财政“空转”的手段及对策[J];财税与会计;2002年04期

4 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J];东南学术;2008年03期

6 冯象;送法下乡与教鱼游泳[J];读书;2002年02期

7 申端锋;;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裴宜理;余锎;;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9 裴宜理;余锎;;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3期

10 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军;;法律如何进入乡村社会[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刘志强;;梁启超宪政路径及理论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张晶晶;;探寻社会治理主体的平衡——由《联邦党人文集》引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4 孙冕;;法社会学视野下的乡村法治困境解读[J];行政与法;2007年11期

5 贾焕银;;民间法视域中的人权保障[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与民间刑事诉讼[J];求索;2008年04期

7 杨柳;李红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法经济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8 罗正德;;以人为本:现代法治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乡村社会不动产典赎案件审理研究(1927—1937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孙红玲;;十年官司争不休 一朝调解化干戈[J];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勇;;古村土地资源纠纷的法社会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袁伟东;;略论孙中山开放的宪政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宏奎;这笔罚款不适用调解[N];中国税务报;2001年

2 ;中澳“纠纷替代解决方式与现代法治”研讨会发言摘要[N];法制日报;2002年

3 国斌;新加坡:鼓励调解医疗纠纷[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夏俭军;“ADR理论”浅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何贵才;争议双方不谋面的调解[N];国际商报;2001年

6 ;日航应负何种责任[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喻山澜;“小百花”低了头[N];中国工商报;2002年

8 何贵才;仲裁裁决在国内执行争议的调解[N];国际商报;2001年

9 何贵才;赋予国际贸易争议中达成《和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的调解[N];国际商报;2001年

10 中国贸促会河北调解中心 何贵才;通过调解妥善解决仲裁执行受阻案[N];中国贸易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侯学宾;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平;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宪政剖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明伟;美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介评[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东平;美国司法审查探源:普通法传统与宪政理论的融合[D];北京大学;2007年

4 万凌寒;清末地方自治制度及宪政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赵丞煜;清代乡村的社会控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吕芳;乡村社会与国家法[D];重庆大学;2005年

7 梅剑文;论《英宪精义》的宪政观[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菁;试析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金来;程序主义宪政模式论纲:哈贝马斯宪政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聂良波;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法律实践的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3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3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