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生成与演进逻辑——从法治概念到评测指标的过程性解释
本文选题:法治评估 + 指标体系 ; 参考:《理论与改革》2015年02期
【摘要】:当前中国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对国外经验的模仿与参照,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仍处于"断裂状态"。提出建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模型,将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分解为"法治概念"、"法治制度维度"、"法治测量指标"三个阶段,并依照评估进路对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作出过程性的阐释。其中,在法治概念阶段,提出法治"操作定义"的类型化及法治评估的制度性进路;在法治制度维度阶段,提出法治制度维度的操作准则与维度范围;在法治测量指标阶段,提出法治测量指标的设计原则,作出法治测量指标的操作试验以及建立法治测量指标筛选的数理模型,进而为中国法治评估活动的普遍推行提供理论层面的有力支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is still imitating and referring to foreign experience to a great extent,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index system are still in a "fracture stat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logical relation model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the rule of law, and decompose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rule of law into three stages: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dimens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measurement index of the rule of law.An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rule of law index system to make a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Among them, in the concept stage of rule of law, the classification of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rule of law and 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rule of law are put forward; in the dimensionality of rule of law, the operational criterion and the scope of dimension of dimension of the dimension of rule of law are put forward; in the stage of measuring index of rule of law,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rule of law measurement index, makes the operation test of the rule of law measurement index and establish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ule of law measurement index screening,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gener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evalu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张德淼主持的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编号:CLS(2015)ZDZX01]《中国地方“法治实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准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榕;宋柔;;一种被定义项的识别策略[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2 蒋立山;;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理论问题[J];法学家;2014年01期
3 张德淼;李朝;;中国法治评估进路之选择[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4 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J];法学研究;1996年05期
5 戴耀廷;;香港的法治指数[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6期
6 夏恿;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7 "中国社会管理评价体系"课题组;俞可平;;中国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剑虹;法治与法治的中国特色之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李生帅;;依法行政的理论形态及在我国的实现[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易凤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行政法治的价值契合[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6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8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9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10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文静;朱喜钢;;人均GDP3000美元时期的城市发展研究——国际比较及对长江三角洲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2 钱弘道;;余杭法治指数的实验[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3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4 蒋立山;;迈向“和谐社会”的秩序路线图——从库兹涅茨曲线看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秩序的可能演变[J];法学家;2006年02期
5 孙万怀;;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J];法学;2010年04期
6 包万超;;论法治政府的标准及其评估体系[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7 李蕾;;法治的量化分析——法治指数衡量体系全球经验与中国应用[J];时代法学;2012年02期
8 邹纲,刘洋,刘群,孟遥,于浩,西野文人,亢世勇;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J];中文信息学报;2004年06期
9 克利福德·科布;克雷格·里克斯福德;宾建成;;社会指标的历史教训[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5期
10 廖奕;;法治如何评估?——以中国地方法治指数为例[J];兰州学刊;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杜榕;[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星;对当前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认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兼论“提前”、“率先”应当慎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十一五”我市全面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测算[J];宁波通讯;2005年12期
4 ;深圳首创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02期
5 何爱国;;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邓平;;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借鉴意义[J];人民论坛;2009年24期
7 ;江苏制订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J];政策w,
本文编号:1744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