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我国区域法制构建中法律规范供给模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8-04-13 12:17

  本文选题:区域经济协作 + 紧密型地方立法协作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法制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而以中央立法型供给模式和以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地方立法型供给模式已不能适应区域法制建设的需要了。要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协作的优势,并创新地方立法协作方式,使之成为区域法制构建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供给模式。而制定区域共同规章、将示范法引入其中以及赋予一定层次的政府协议以法律效力,是构建区域法制的重要路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legal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However, the central legislative supply model and the local legislative supply mode based 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ocal legislativ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e the mode of local legislative cooperation so as to make it the main legal norm supply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legal system.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regional legal system to establish regional common regulations, to introduce model law into it and to give legal effect to certain levels of government agreements.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崔卓兰;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2 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3 冯玉军;法律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付强;;产业结构趋同与地区行政垄断[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曾鹏;经济学视角下的法律供给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重大问题探讨[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李建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试析我国区域立法的含义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应品广;;政府间立法合作的制度阻力和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李毅飞;易凌;;论区域人口流动及权益保障的制度性障碍协调——以长三角养老保险法规政策冲突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寅丽;不完全理性与经济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曾中秋;以德治国的基础分析——从“经济人假设”谈起[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何渊;;环渤海地区行政协议的法学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吴永忠;论信息机制转换与技术创新[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10 曲光华;;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辨及其对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元聪;向志勇;;经济法律制度变迁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易凌;林建原;;如何突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调查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璐;周晓唯;;监管“监管者”是保障食品安全重中之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锦洪;;交易、合同和合同法的演进逻辑——基于“主体思维方法”的分析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曾鹏;;对经济学视角下法律供给特点的再认识——与周林彬教授、钱弘道研究员商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曾鹏;;对经济学视角下法律供给特点的再认识——与周林彬教授、钱弘道研究员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詹婷;;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法制建设初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10 潘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改革[A];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羽超;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风险法律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丁晖;法院内置强制性调解制度的正当性分析和立法展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杰;浅析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5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卜实;论合同自由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10年

7 薛翠翠;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陈希;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芳;试论非全日制用工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铁军;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定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11期

2 崔卓兰;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3 张廉;论法制统一的实现途径与措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4 ;福建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不服省地矿厅行政处罚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8年01期

5 冯玉军;;《兰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的成本效益分析[J];发展;1998年08期

6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4期

7 赵世勇;;政府机会主义与民营企业成长——中国转型期民营企业成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姜霞;;关于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6年08期

9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瀚;;论商品经济新秩序与法制建设[J];现代法学;1989年03期

2 肖建国;法学基础理论:法学长足发展的基石[J];法学;1991年11期

3 沈国明;走出困惑:法学研究领域的拓宽[J];法学;1991年11期

4 王峻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彭汉媛;论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J];湖湘论坛;1994年03期

6 王学;市场经济中法制建设的几个亟等解决的问题[J];前沿;1995年01期

7 陈富深;欧阳克刚;;试谈改善执法现状问题[J];人大工作通讯;1995年20期

8 夏静松;;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7年03期

9 朱维宏,阮兢青;试论邓小平的法制思想[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年01期

10 刘佳景;学习邓小平“法治”理论推进我市法制建设[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辉;;论毛泽东的法制思想[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茂祯;;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策略选择[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田莉姝;;从历史看法制建设与国家盛衰[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来君;;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丁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立;;只有人民才能提供法制建设的根本动力——由董必武法制拓荒及中颓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7 杨东霞;;加快西部开发法制建设[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石东坡;;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若干矛盾探析[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曹益成;;信息社会对法制建设的呼唤[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陈守一;蔡定剑;;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学习笔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尽辉;国企法制建设专场受欢迎[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本刊记者 张永生;加强法制建设 共创和谐社会[N];国际商报;2007年

3 丁斌;浅谈供销系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N];北方法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吴兢 黄庆畅;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努力促进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傈;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N];淄博日报;2011年

6 胡晓珂;循环经济呼唤法制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7 高初建;坚持民主法治是首要任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山东黄岛边检站 于海峰;理性执法的几点思考[N];边防警察报;2009年

9 韦森;法制对GDP发展有哪些影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张长安;构建和谐社会要完善法制建设[N];联合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和清;法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法制观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镇平;清代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翁有为;从专员区公署制到地区行署制的法制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徐祥民;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立艳;民国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唐德先;当代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任宗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法制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超;我国当代民间调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海燕;论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爱兰;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及其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丁亮亮;中国法律移植何去何从[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论;试论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D];中南大学;2005年

6 孔令秋;论苏联法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张蓓蓓;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法制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然;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穆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中国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陈丽平;儒家义利观与中国传统法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