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法制变局中的覆判制度——以大理院覆判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选题:晚清 + 法制变局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摘要】:大理院是晚清官制改革过程中设立的专掌审判的近代最早的最高法院,在各省审判厅尚未一律普设、四级三审制无法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外省未设审判厅地方行政衙门审理的死罪案件,暂由大理院覆判。大理院负责覆判外省死罪案件的专门机构是详谳处,覆判结果一般分为维持原判、驳回重审与直接改判三种。大理院的覆判对于慎重民命、确保全国法律统一适用具有进步意义。而作为过渡时代的权宜之计,大理院覆判活动亦体现了新旧司法体制的衔接与调和,折射出近代司法独立的艰难和努力。
[Abstract]:The Dali Institute was the earliest modern supreme court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official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ince all the provincial adjudicators have not yet been set up, the four-tier three-instance system cannot be strictly implemented.The capital crime case that the province does not have the trial hall local administration Yamen to try temporarily by the Dali institute to review.The Dali Institut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view of capital crime cases in other provinces,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upholding the original sentence, rejecting the retrial and modifying the sentence directly.The review of Dali Cou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udent life of the people and the uniform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laws.As an expedient measur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he review of the Dali Court also reflects the convergence and harmony of the old and the new judicial systems, and reflects the difficulties and efforts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modern tim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晚清中国司法构造与运作原理研究——以晚清大理院为中心”(批准号:10CFX008)的阶段性成果 复旦大学985建设重大项目(2011SHKXZD014)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2009-2010年度复旦大学新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D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雷;;规则建立过程的知识考察——以“刘涌案”事件为空间[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左卫民;;职权主义:一种谱系性的“知识考古”[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3 林喜芬;;我国刑事审级制度功能考辩与变迁改良[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4 倪铁;;简论近代中国侦查权的制衡机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欣;;“预审”术语之起源及含义流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林喜芬;;关于刑事司法错误的理论动向:背景、现状及意旨[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7 胡之芳;;我国古代刑事救济程序考评[J];法学杂志;2011年10期
8 梁玉霞;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选择与理念调适[J];河北法学;2005年12期
9 苏琳伟;;试析我国的公诉权属性问题[J];河北法学;2010年11期
10 谢如程;陈一民;范水姣;;清末检察官回避制度探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毅;财产权与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蕾;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邱福军;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倪铁;中国传统侦查制度的现代转型[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章育良;清末诉讼文化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马秀卿;公诉权的法律社会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翅;冤抑与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玉华;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立法若干问题研究(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周欣;我国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小珊;;晚清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变迁——以重庆消防管理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姜志华;;晚清科举制度及其废除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罗旭南;;民初婚姻法律近代化的几个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k宏栻;;那特x\的《政治[x》及其在晚清的媜介[J];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03期
5 陈灿平;柴松霞;;清末改革司法职权配置考察[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6 李钰;;浅析晚清货币形制变革的原因[J];学理论;2011年24期
7 苏哲;;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翟红娥;陈昊;;寻求法律与国情的平衡——北洋政府时期亲属法立法与司法活动评析[J];政法论丛;2011年03期
9 周易;;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10 王伟;;晚清官场的“必修课”[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宋惠中;;山西商人,
本文编号:1744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