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11 11:50

  本文选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 + 历史地位 ; 参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02期


【摘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中,对法律的研究虽然不占主要地位,但却一直是关注的,也有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加上对法律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他部分之间有内在的关系,因而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难免会涉及法律问题。因此,他们的法律思想虽然在其著作中占的篇幅不大,但其内容却是非常深刻的和系统的。像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一样,它们在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理论,是人类法学中的一朵奇葩,并对一些国家的法制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时代巨变,马克思主义法学也有很大的发展,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法律问题的论述仍不失其价值,它们对于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和指导法治国家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Marx and Engels' life, the study of law is not the main position, but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re are many high-quality research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aw has an inherent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arts of Marxist theory, so it is inevitable to involve legal issues when discussing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heir legal thoughts are very profound and systematic, although they occupy little space in their works. Like other Marxist theories, they are a unique theory in history, a wonderful flower in human jurisprudence, an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some countries. To this day, although the time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Marxist jurisprudenc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Marx and Engels' exposition on legal issues still has its value. They are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establish the socialist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A811;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2 张互助;张琳;;论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地位及现代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9期

3 侯衍社;马克思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及其未来走向[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紫林;“三个代表”思想及其历史地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何虎生;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尚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11期

7 王盛辉;;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沈宝祥;十六大的历史地位与主题[J];理论导刊;2003年01期

10 宋坚刚;略论中共十六大的历史地位[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瑞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哈斯高娃;邓小平北方谈话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邵琦;论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高培月;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3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73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