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动权理念的三维度考察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美国劳动权 + 司法审查 ; 参考:《求索》2012年09期
【摘要】:美国劳动权理念的独特性是:关注劳动权的法律实践运作,而非概念阐释。以此为核心,本文从三个维度展开讨论:从文本维度考察,联邦宪法权利理念旨在为劳动权问题提供法律基础和原则性指引,将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权利诉求转化为宪法问题。从运作机制维度考察,根据普通法方法,司法审查制度保障劳动权法律在司法过程中得到独立判断。从历史维度考察,以洛克纳案为例,展示劳动宪法案件的具体司法实践过程。综上,美国劳动权理念启示我们,将研究重点从劳动权的宪法宣告,转向特定时空条件下,劳动权法律的合法性、社会效果和实际作用。
[Abstract]:The uniqueness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al practice of labor rights, rather tha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s. With this as the c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from the text dimension, the idea of federal constitutional right aims to provide the legal basis and principle guidance for the issue of labor rights.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laims of rights of different groups are translated into constitutional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law method, the judicial review system guarantees the labor right law to be judged independently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Taking the case of Lockna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judicial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labor constitution case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To sum up, the idea of labor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enlightens us by changing the emphasis of research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labor rights to the legitimacy, social effect and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law of labor rights under specific space-time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D9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江振春;;调和与共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志如;王鹤立;;权力、权利与美国宪政历程[J];理论与改革;2009年03期
2 苏力;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勇;吴倩;;浅谈中国宪法司法化[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许青青;;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赵宗亮;;浅论宪法解释的起源及其权利意义[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程静;;中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贾晓舟;李佳伦;;论规制行政垄断的司法审查制度[J];现代商业;2009年17期
6 康宁;;从美国视角浅谈司法审查制度的溯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7 董炯;;Words That Bind:Judicial Review and the Grounds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 Theory[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8 邓楠,刘玲,彭光明;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彭涛;武彦斌;;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建构[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琦;;我国宪法监督模式借鉴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国;;WTO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2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褚英俊;;浅谈WTO法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4 陈颐;;论人权与公民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胡朝映;;浅谈民族与政治(提纲)[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维尔默;王凤才;;人权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7 刘建洲;;公民权、阶级形成与农民工问题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杨宇冠;;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未名;王乐夫;;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韩健鹏;周英东;;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现代意义[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坊;公民权与警察权哪个更重要?[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杨照 媒体人;世界各国的“公民权清单”[N];南方周末;2010年
3 张英洪;改革促进了农民公民权的成长[N];学习时报;2008年
4 陆福兴 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公民权在农民中发育[N];北京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鲜堂;洛阳“种子案”凸显司法审查制度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刘玉祥 邵步运;WTO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郝明金;构建完整的司法审查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王文兵;WTO与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朱向东 李文利;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N];学习时报;2004年
10 崔书锋;外经贸领域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N];国际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辛静;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纪银平;希尔施犹太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保庆;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闫丽彬;行政程序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唐斌尧;中国转型期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的福利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曹寻真;“平权型政府”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刘晓红;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诠释[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龚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嘉磊;美国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审查制度[D];复旦大学;2011年
2 储宁玉;论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霏雨;仲裁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樊海佳;现代国家构建视角下我国农民公民权成长研究-1949-2011[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5 岳昕雯;欧盟反补贴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阎福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王振霞;公民权的扩展及其罗马共和国的兴起[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谭丽;妥协中的宪法公民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薄瑾;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李铁喜;论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45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4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