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政解释的司法审查标准——谢弗林案之后的发展
本文选题:谢弗林原则 + 法律解释 ; 参考:《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198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对行政机关的法律解释予以司法尊重的谢弗林原则。在之后二十多年里,这一原则经历了诸多发展变化,其核心是最高法院的法律解释方法。在对谢弗林案之后的相关判例和法官的法律解释方法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司法尊重标准对行政机关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行政机关和国会对此的回应,可以发现,行政和立法分支应当在法律解释和适用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Abstract]:In 1984,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sheffling principle of judicial respect for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Over the next twenty years, this principle has undergone many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the core of which is the law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the Supreme Court.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evant jurisprudence and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of the judges after the Chevlin case, the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standards of judicial respect on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and the Congress to this can be found. The executive and legislative branches should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朱良好;;考夫曼类推理论论略[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4 王永杰;;论孙斯坦与德沃金的司法理论之争[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5 李若兰;;法律适用中的文本解释和事实剪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6期
6 刘风景;;法律隐喻的方法论意义[J];朝阳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唐仲清;;从法律规范到裁判准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唐仲清;刘锦良;;案件事实及其形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孙南申;彭岳;;市场运行中国际商法体系的历史与发展[J];东方法学;2010年02期
10 石世峰;;论宪法比较解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2 张静焕;;法律逻辑视阈下的“禁止”和“允许”[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印大双;;中国法律推理研究现状与展望[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必要性与不充分性:个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淑彬;余行飞;;论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立法完善[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7 袁白薇;;案例指导制度之微观运作——以待决案件的适用进路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迪;绑架罪法定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欧昌梅;司法过程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姚一男;《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减损义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杨栋;裁判的不确定性[D];南京大学;2011年
7 邓哲;法律寻找设证推理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法学视野下的公共理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芳芳;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升平;;谈谈法律解释[J];法学杂志;1981年05期
2 陈晓冬;法律解释中常用的逻辑方法[J];理论界;1995年08期
3 程宗璋;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法律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苏晓宏;论法律解释的合理性[J];法学;1998年11期
5 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下)——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中外法学;1999年01期
6 唐英;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年04期
7 王成明,邓艳;浅论法律解释的溯及力[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晓,董必秀;判决理由:哲学解释学在法律解释中的最终落脚点[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9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解释目录[J];司法业务文选;2003年14期
10 魏治勋;论法律解释合法性的逻辑结构[J];理论学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孙国华;;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魏治勋;;论法律解释的合法性逻辑结构[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印大双;;论法哲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5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6 杨晓惠;;WTO机制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7 张德满;;法律解释与律师诉讼业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杨敏;;试论大前提不完善的司法推理[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适时;;加入WTO与我国法制建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10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 朱同琴;合理的教育评价与司法审查的界限[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副主任 王岳;细化法规才能更好呵护生命[N];法制日报;2008年
3 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年
4 陈名晖;自由裁量权与司法审查[N];证券时报;2003年
5 张芝梅;法律解释与哲学阐释[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许章润;法律:解释与论证[N];法制日报;2008年
7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连泰;法律与文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何惠珍 沙银华;信诚案判决在法律解释上有误[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周红耕 王振宇;比例原则在司法审查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杨利敏;行政处罚内部程序应受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广林;美国少数人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陈红梅;司法审查为什么是正当的?[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国龙;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D];山东大学;2005年
5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陈玉祥;美国反倾销法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芦雪峰;英国1998年《人权法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灵海;解释学与法律解释[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2 苏哲;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谢雪雁;中国司法解释体制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4 罗娟;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5 陈克铭;法律解释的确定性寻求[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陆正明;我国司法解释的错位与矫正[D];苏州大学;2006年
7 梁彩虹;法官的法律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高山慕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D];外交学院;2009年
9 刘荻;论司法的合法性与法律商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原则[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2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8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