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东乡族 + 纠纷解决习惯法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摘要】: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一直在东乡族地区的秩序维持、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类型学视角审视,传统东乡族纠纷解决主要包括调解、械斗、神判等;而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者调解为主、民族伦理始终贯穿纠纷解决始终、家族观念强烈,内部处理为主、受伊斯兰教义文化影响明显等构成了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主要特质;了解并探究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传承与变迁,并勾勒出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可能性前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开展以及国家法文化与少数民族法文化的理性协调、相互借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Abstract]:The customary law of dispute resolution of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 Gansu province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orde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Dongxiang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the traditional Dongxiang dispute resolution mainly includes mediation, fighting, judgment and so on, while the third party mediation with credibility, ethnic ethics always runs through the dispute resolution, the family concept is strong, and the internal handling is the main thing. The influence of Islamic doctrine and culture has made u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stomary law of dispute resolution of Dongxiang people in Gansu Province,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ing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s of the customary law of dispute resolution of Dongxiang people in Gansu Province. It also outlines the possibility prospect of Dongxiang dispute settlement customary law,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legal practice in ethnic areas and the rational coordination between national law culture and minority law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11BFX02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双;;权利配置与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关于解决权利冲突的实证分析[J];行政与法;2008年09期
2 陆洲;;论立法中的法律人性化[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3 张莹;许永成;;高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证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赵军;;法律经济成本之实证分析——以“卖淫法”为例[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吴豪;周奎省;;浅析契约与法律之间的僵死划分趋于动摇[J];经济师;2006年07期
6 孙季萍;郭晓燕;;价值分析方法评析——与实证分析方法对比的视角[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胡加祥;;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J];法学;2008年11期
8 屈茂辉;张杰;张彪;;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尚海涛;;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9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尹华广;;法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结合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重要报纸对“枫桥经验”的报道为对象[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健梅;;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实证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志雄;;产业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及其对法学教学研究的意义[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尹华广;;法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结合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重要报纸对“枫桥经验”的报导为对象[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庆明;;美国对人管辖权的行使与限制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5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黄少安;王鲁华;;史蒂文·莱维特法经济学思想述评[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7 那力;王作全;;法经济学与国际经济法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梁敏 周舟;法律的内在和谐是法治的必然要求[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乔新生;假设与求证[N];南方周末;2003年
3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证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当实践面对理论[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仇晓敏 林晓东;实践智慧、方法创新与人文关怀[N];法制日报;2006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申卫星;中国法学教育亟待转型[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施玮;近代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研究(1902-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礼法之争与礼法两派不同选择原因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2 王华如;我国惠农政策与法治冲突的实证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3 王婷婷;我国惠农政策与法治衔接的实证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4 薛金波;我国居民法律消费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汤道路;人权视野下的性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谢磊;法律实效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欣;对我国立法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1949年-2004年[D];四川大学;2005年
8 吴亚辉;法律精确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陈雄;中国农村法治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春芳;法之适用范围的立法技术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012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1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