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证研究的受众问题
本文选题:法律 + 实证 ; 参考:《法学》2013年04期
【摘要】:正在国内,法律实证研究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弱,接受度不太高。近几年来,对法律实证研究作品进行评论,大家谈的最多的是方法论,认为方法论是这类研究的显著特点,同时也可能是其接受度不高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法律实证研究如果存在问题,首先在于法律实证作品究竟应该写给谁看,它的读者是谁。国内法律实证研究作品的读者群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外国学者,一类是中国法理学者。以这两类
[Abstract]: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law is still very weak and the acceptance degree is not too high. In recent years, it is the methodology that has been discuss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orks of law,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methodology i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 and it may also be the reason for its low acceptance. Howev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f there is a problem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law, the first problem lies in who should write the empirical work of law and who is the reader.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ader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domestic law: one is foreign scholar, the other is Chinese juristic scholar. In these two categor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建军;刑罚轻重的量化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程金华;李学尧;;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中的中国律师职业[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繁伟;;罪刑相当初探——对贝卡利亚罪刑相当思想的展开[J];研究生法学;2006年02期
2 胡昌明;;社会结构因素对量刑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盗窃罪为例的案件社会学研究[J];法律适用;2011年03期
3 王利荣;;我国刑罚体系结构再协调问题之思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分析样本[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4 程金华;;中国律师择业理性分析——以业务收费为核心的实证研究[J];法学;2012年11期
5 钱玉林;;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意义[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6 陈伟;;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7 汪云;;论异种主刑的并罚[J];辽宁警专学报;2011年02期
8 刘守芬,方文军;罪刑均衡的司法考察[J];政法论坛;2003年02期
9 白建军;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10 汪红飞;罚金刑适用范围之立法评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杰;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实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明;量刑基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宏;惩治环境犯罪的非刑罚措施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兴;论犯罪与刑罚轻重的量化及其运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任江海;数罪配刑论[D];湘潭大学;2003年
4 范翔宇;制度对理论的背叛——我国罚金刑适用范围之批判[D];四川大学;2004年
5 乔文进;论数学在法律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4年
6 王永贞;刑罚谦抑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谭怡芳;刑罚轻缓化视野下拘役刑考察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8 徐艳;证券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春燕;罚金刑立法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程洁;民航机场预防航空犯罪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权;法定刑配置的合理性探讨——刑罚攀比及其抗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黄祥青;略论新旧刑法中刑罚轻重的比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文语;新世纪中国律师事业发展新谋划──访司法部律公司司长贾午光[J];中国司法;2001年01期
4 吕世伦;张小平;;论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国家主义[J];金陵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5 李学尧;;法律职业主义[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6 程金华;吴晓刚;;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治发展[J];社会学研究;2010年02期
7 张贵玲;刑罚轻重的理性思考与合理方向[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年01期
8 周永坤;法律国家主义评析[J];云南法学;1997年01期
9 张志铭;;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10 李学尧;;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079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7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