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1 10:14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源于夏商周三代,胎息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是民本思想的渊源。由于西周“德”的观念的出现,使政治法律文化中神的因素被降低到最低点,人尤其是统治者个人的道德要求被大大提升,“礼乐文明”的人本主义特点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民本思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尤其是儒、法、道、墨四家代表人物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对民本思想进行了阐述,促进了民本思想的理论化系统化。四家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角度都提出有自己特色的民本思想。儒家坚持民本和君本的统一性,主张“仁政”、“德治”,大力宣扬为民谋利。法家则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道家则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墨家则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等。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第一、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统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一以贯之的;第二、民本和君本是对立统一的,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中,民本要为君本服务,但是君本也不得不时受制于民本:第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不同的政治主张背后有其一致的思想基础——民本,民本思想导致了汉代以后的儒法合流:第四、古代的民本导致的“治民”传统,对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特色的促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0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宇;论中国传统法律精神中的民本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左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6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46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