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民国时期审判独立制度探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22:13
【摘要】:司法独立的理论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就其本质而言是指法院、法官行使审判权的独立。自从美国的思想家和开国者将三权分立由理论变成现实性的制度之后,审判独立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司法共同准则,体现在诸多国际法律文件中。对于近代中国来说审判独立原则是被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批判封建传统政治思想和法律制度的武器而传入中国的,虽然在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上存在局限性,但其先进性曾被晚清统治者当作挽救其封建统治的良药,并成为民国以来法制变革的象征。从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49年2月中国共产党宣布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整个民国时期的司法改革,都以西方审判独立原则为参照物,并按照审判独立的框架来构建近代中国的司法体制,因此审判独立在某个时期、某些层面上曾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实施。 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开始于对现状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以及依法治国宪法化,尤其是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冲击,审判独立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又重新走到现行司法制度改革的前沿,受到领导层和民众的普遍关注,这是不能规避的现实。当今中国的国情固然与近代不同,然而与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差异尤为深刻,有些甚至是 限本性的,不能约而化之。因此在当代中国,欲建立起一整套实现审判独 立的制度体系,既要合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不能割断历史联系;既 要借鉴国际上法治化的有益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百年来审 判独立在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甚至是不堪回首的,正是基于 历史的苦难和沉重,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下实现审判 独立,有必要以民国时期(1912年1月—1949年2月)审判独立制度 为历史视角,为当代中国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借 鉴。本文简要介绍了审判独立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通过对审判独立制度 在近代中国的萌芽、初建、实践及反复等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民国时 期审判独立制度运行失败的几个主要因素,论证了在中国实现审判独立制 度的基本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立君;吕丹;;民国时期黑龙江省移民政策探析[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2 李文东;;社会规训与选择: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家庭性[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3 陆曦;;“逍遥法外”的秩序:民国时期土匪治下的乡土社会——以羌州古镇青木川为例[J];民间法;2009年00期

4 蔡晓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界关于废止死刑之论争[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5 马威;;民族知识体系建构的民国源流[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6 高牟;沙乐;;诉讼调解检察监督之存废、定位与方式[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陈雄;文诚公;;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法理解读[J];求索;2011年07期

8 马威;;民国时期民族识别与分类的知识源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张群;;民国时期西方住宅法的引进——兼论对近代法律移植的评价[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10 尚季芳;;论民国时期甘肃省的毒品经济与社会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相山 张红霞 王子芝;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王成波;民国时期的紫云民间武装[N];贵州政协报;2010年

3 美国加州前任大法官 詹姆斯 译 张运环;司法因何容忍公众的批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5 崔保新;邓缵先 民国时期的援疆县长[N];西部时报;2010年

6 陕西杂文家 陈仓;民国名士缘何不做官[N];南方日报;2010年

7 ;漫谈民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高松年;民国瓷鉴识要点[N];美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怡;“世纪笑话”会影响民国瓷走势吗[N];中国商报;2011年

10 记者 庄建 通讯员 谢万幸;快!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民国时期审判独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5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65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